2005-09-19

愛知萬博之: 互動設計現象 (2)

葡萄牙館 (Portugal Pavilion)

除了前文提到的英國館之外, 尚在葡萄牙館看到兩件互動作品:“Virtual Ocean” 和 “Tangitable”.“Virtual Ocean” 設置在展場的角落, 投影在地板上的魚群會對參觀者的出現和位置有所回應, 不太知道這件作品要表達什麼. 另一件作品 Tangitable, 讓參訪者可以放置三種不同顏色的 marker 在桌面投影的一條河流的兩岸上. 紅色代表畜牧, 綠色代表人工造地, 藍色代表汙水處理場. 不同的位置會造成不同的策略性結果, 讓參觀者自行去模擬不同的生態策略, 個人覺得是一件相當成功的作品. Tangible Interface 一向都是一個人機互動展示很熱門的手法, 也是一個能夠讓參觀者不需經過學習過程, 就能立即上手的一項互動機制.


葡萄牙館的互動裝置 Tangitable (after Portugal at EXPO 2005)

瑞士館 (Dynamic Switzerland)

瑞士館, 則是使用在展覽空間熱門的 LBS (Location-Based Service) 導覽概念. 進入館內的參觀者, 每個人會拿到一台貌似軍用無線電接收器的東西. 在展場內玻璃窗後的每一件展覽品, 旁邊都會有一個無線電發射器. 參觀者只需對準發射器按下接收器上的白光 LED 按鈕, 接收器就會開始播放該展品的語音介紹. 其實在展覽會場 LBS 一向都是相當理想的導覽概念, LBS 的作法有很多種, 也有很多立即可得的實作技術. 比較可惜的是, 瑞士館的這個 case 並沒有做到多國語言的支援, 讓不懂日文的我即使拿了這台接收器在場中繞也是不清楚它展出的東西什麼是什麼. 而這也是這次萬博會一個令人垢病之處, 整個展覽會都是日文, 想要獲得英文資訊都顯的有些勉強, 會讓人誤以為好像不太尊重外國遊客的感覺. 附帶一提, 北歐共同館有一區專門介紹北歐的工業設計, 只有幾個展櫃裡放幾件模型, 加上設計師訪談短片, 很傳統的展示方式但卻非常清楚, 讓我在那邊看了很久.

捷克館 (Czech Republic Pavilion)

捷克館也是一個極特別的館. 對於這個國家除了高中地理學過的印象之外, 我沒什麼太多的認識. 進去逛過之後, 才發現原來捷克是一個充滿潛力的音樂創意之國! 沒有太多的數位科技, 在捷克國家館可見到好幾個使用類比的方式, 創造出音樂與環境互動樂趣的展品. 例如, 將鋼琴一根根的琴鍵尾端綁上釣竿, 伸展至淺淺的水池中. 當參觀者彈奏起鋼琴時, 釣竿就會被帶動著跟著在水池面上打出一圈一圈的波紋. Incredible! 若要論與自然生態互映的互動設計展示, 我覺得捷克館是所有我看過的國家館中相當成功的一例.


捷克國家展覽館一隅 (after EXPO 2005 AICHI, JAPAN)

韓國館 (Korea Pavilion)

為求知己知彼, 百戰百勝, 身為台灣人則當然不可錯過韓國館. 一進到韓國館, 馬上讓人誤以為是看到了當年轟動一時的 Fog Screen. 參觀者可以靠近一片水霧幕, 並試著去摸投影在水霧幕上的魚群, 魚群會嚇的到處亂竄, 躲起來讓人看不見. 過一陣子之後才會游出來. 另外一件韓國館的作品, 則是一件典型的互動裝置. 這件作品會先截取參觀者的身體影像, 然後把它即時演算成水墨質感的圖像, 畫出一顆水墨樹來. 所以人身體彎曲的角度, 擺動的姿態, 身體比例等, 都會觸發長出不同形態的水墨樹, 構成一幅圖畫. 但其實韓國館我印象最深刻的, 是它展出的 3D 立體電影動畫 TreeRobo. 整片30 分鐘看下來, 沒有任何對白, 卻催人熱淚. 完全是用影像撼動人心! 細膩的畫面分鏡和高質感, 不得不承認韓國果然是數位文化創意產業強國, 如果有賣 DVD 我一定會買一片.


韓國館展出的互動裝置作品

最後, 我還想提的是墨西哥館的互動地板, 和美國館的雷射互動牆. 墨西哥館的互動地板, 讓小朋友去踩地板上的方格子, 對應投影牆上的地理資訊影像變化. 不同於墨西哥的互動地板, 美國館的雷射互動牆不是它主要的展示設置, 只是它在展場空間的四周部份嵌入這些互動機制, 要讓人有 "電" 的感覺 (因為它在講富蘭克林發現電這件事). 比較像是一種展場中的背景點綴. 這一類單純的背景環境式互動, 總是特別受小朋友的青睞. 因為它沒有要講述過於複雜的訊息, 所以呈現的手法可以很純, 很自由. 我在美國館那邊等進場的時候, 就看一位小朋友使盡渾身解數, 和牆上的雷射光互動. 使用不同的手勢和動作, 好像想要把它分開還是怎樣的, 一直玩不停. 爸爸媽媽都走了, 他又跑回來玩. 超可愛的. 類似的案例也可在法國館的互動地板看到, 有點像是中國 A.I. 互動球場地板的效果, 就是說互動不是主要的目的, 而強化活動, 環境氛圍, 或整體空間經驗才是目的.

互動的展現方式從低科技到高科技, 從簡單到複雜, 從類比到數位, 都展現在各個國家館當中. 但事實上, 不一定要高科技, 也不一定要數位, 重點還是在於創造互動以強化空間經驗, 讓參觀者留下美好的回憶, 並且對於該國的文化和特色有所印象與了解. 強化空間經驗的巧思, 在萬博會中隨處可見. 例如到新加坡館, 一進去每人發一支雨傘, 讓大家在一個人造雨林裡看簡介影片, 就是別有風味. 這也再次提醒設計師適當駕馭媒材的重要性, 拿捏準要給使用者什麼, 而使用者可以做什麼. 以上, 大概報告了這次去愛知萬博會所體察的 “互動設計現象”. 由於只去三天, 也並不是每個國家館都有看到. 應該還有很多我錯過的互動設計現象, 在不同的展覽館中發生. 望大家給予補充.

related links:
韓國館的 "Fog Screen" 互動短片 [mov, 3773 kb]
小朋友在玩墨西哥館的地板互動裝置 [mov, 6225 kb]
小朋友在玩美國館的雷射牆 [mov, 463 kb]


2 Comments:

At 6/14/2007 09:23:00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http://www.independence.co.kr/data/portfolio/animation/VTS_02_11Mbps_Stream.wmv

板主 我找到了TREEROBO的原版原始檔案!

非常感人! 幫你分享給大家!

 
At 6/15/2007 09:37:00 上午, Blogger daniel said...

pumpkin:
哇~~~~~ 太讚了!
謝謝你喔~ ^^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