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光幻影‧音戲遊藝
昨天下午特地跑到位於捷運淡水線奇岩站附近的鳳甲美術館, 參觀「科光幻影‧音戲遊藝」北區巡迴展的開幕式, 幫參展同學 tzu 錄影. 這個展覽是「科技藝術創作發表獎助計畫」的獎助創作, 共有六件, 包括蔡安智、黃心健、吳天章、林書民、王俊傑等人的作品. 黃心健展的《記憶的標本》上次在鳳甲美術館看過了一次, 林書民展出的也是上次在 MoCA 展過的《內功》. 這次剛好有帶 DV, 所以就藉此機會把它們 "盜攝" 了下來.
tzu 展的作品是一個欲藉由操控實體人偶來控制虛擬人偶與錄像互動的作品《虛擬舞台之互動式藝術表演:掌中戲》. 嚴格來說, 呈現的效果差強人意. 真的是感到很可惜! 因為作品原始的概念不錯, 但主要問題在於採用的設備太陋, 沒有傳達到作品所要講訴的多層次實虛互動這件事. 如果在設備上可以獲得更多財力支援, 應該可以很完整地達到透過鏡射而呈現的多層次實虛互動空間.
創作的確是一個花錢的事業. 難怪以前曾聽說藝術或設計是貴族子弟唸的. 光是每一次創作所需要的媒材跟耗材, 就要花上大筆錢. 然後, 媒材與作品之間擁有高度關聯性的作品, 又不能一直用同樣的媒材以免被吐槽換湯不換藥. 所以就必需不斷地玩新媒材. 所以, 我們看到的作品好像都是實驗性的, 而當然這種實驗性是正面的, 也是這類新媒材創作的特性. 只不過,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與資源之內界定合適的範圍, 鎖定欲實驗的議題, 並以最經濟與有效的方式進行創作, 似乎是現在的新媒材創作者所面臨的挑戰之一吧?
10 Comments:
藝術是任性的小孩唸的
,
因為不是貴族又硬要去
。
(腿軟)
這種說法好像也頗有道理的 XD
我覺得有那些錢已經夠了,
是做的問題,缺乏經驗,強調快速現成而一知半解的作法導致的,這是設計者在發想原始概念後,在後端執行上的無力缺點,又回到老問題,一個人的力量要去做這麼大的事情本來就難,又要去董很多知識,時間上也不允許,布過終歸是個經驗,一樣是我同學,還是個女性,對於我其他的女性同學,我覺得凱慈很棒了,另外我再這邊稱讚凱慈 RH 應該不會想罵人吧 哈哈!
對, 以一個人的能力所及, 已經很棒了. 當然了男朋友也很厲害, 可以交到這麼優秀的女朋友. (哇~ok喇)
強推後半段,的確,必須承認,想做些屌貨事要花大錢的。無論是包裝、媒材、構想,都是要花大量金錢及時間去營造,不過換個角度想,這也算是一種發明事業吧,當然要花大心力,就如同摩擦力:推動一個物體剛開始要克服最大靜摩擦力,再過來就不會有這麼大的麼擦力了,哈,純比喻(理想狀態),期待丹的屌貨!
聽猴兄這樣一舉例, 真是讓人感同身受. 尤其是要做一個沒有做過的東西, 預算真的很難評估. 因為沒做過, 也不曉得要 study 與解決最大靜磨擦力的問題, 所以一開始可能編列的錢就不夠, 直到在做的過程中才發現這個問題. 何況這不只是解決技術的錢, 還有要 study 相關知識, 可能也要做一些實驗的金錢與時間成本.
今天下午去參觀,結果最令我期待的掌中戲壞掉不能玩,而黃心健跟林書民的展覽之前就都已經看過了,整個悶掉..
請教一下丹董,吳天章從以前到現在一直都很有魔幻寫實的味道,只是我有點想不透他的東西所展現"科技藝術"的成分何在?
President okinawa:
先暫不論其藝術層面, 我想吳天章先生的作品主要是反映出了數位影像處理的技術性. 至於那是否屬於你所謂"科技藝術"的成份, 那其實還是要看如何來定義 "科技藝術" 這個詞.
科技藝術到底是科技還是藝術? 那它和數位藝術, (新)媒體藝術, 電子藝術, 或其它創作過程中涉及電腦媒介的藝術形式, 主要差別在哪裡呢?
在 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 (http://www.digiarts.org.tw) 的討論區中, 有一個數位藝術名詞解釋的討論區, 提供了某些辭彙基本的釋義. 然而, 除了各個名詞之間的重複性及相互差別性之外, 我想最大的問題也許是: 這樣子的分類是否必要? 以及這樣的分類其重大意義為何? 對於創作者或觀眾而言, 這樣的分類是否確實有幫助?
當然, 名詞一旦被提出, 代表其一定具有某種程度的必要性, 但是它可能是歷史中演化與過渡所留下的紀錄, 也可能是指引或開創某個領域走向的指標. 到底結果如何, 或許只得等歷史走過之後方知? :)
其實我也無法精確表達自己對這名詞的定義,或許是因為與其他相比較起來,吳先生的作品沒有那麼的互動吧!但氣氛的營造與作品深厚的文本倒是無庸置疑的~
嗯! 互動性也許是一個重點要素! 不過我目前的理解偏向是: 科技藝術包括互動藝術, 但是互動藝術不一定得是科技藝術, 科技藝術也不一定得互動.
...好繞口啊 ^^"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