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Disappearing Architecture 消失的建築
話說前幾天跟 ohno 在亞典逛設計書的時候, 驚見一本今年 11 月剛出爐的新書 "Disappearing Architecture", 讓我們都很想買. 不過因為對我們窮學生來說, 一本 NT$1900.- 的書還是太貴了, 再加上突然想到某句名言, "書太多而時間太少", 可能買了也沒什麼時間看, 所以最後還是作罷.
這本書應該是繼 Digital Ground 之後, 一本融匯 Invisible Computing 概念, 奠基於數位化建築, 並且更進一步探討運算科技對建築互動性造成衝擊的下一步可能性. 在看 Digital Ground 的時候, 可能還會有某種感覺, 就是覺得它談的那些觀念基本上還是在談人機互動理論的東西, 例如活動 (activity), 涵構 (context), 情境 (situation), 隱含於行為 (embodiment) 等分類方法, 讓人覺得比較沒那麼新鮮. 而 Disappearing Architecture 一書中的運算理論及數位建築案例, 卻讓人感受到一個屬於互動式建築學域的即將成形. 雖然裡頭介紹的案例幾乎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案例, 例如 Diller & Scofidio 的 Blur Building (2002), 或是 Kas Oosterhuis 在 TU Delft 主持的 Hyperbodies (2001-). 但是, 因為它書的前半段有整合量子運算 (Quantum Computing) 與自治運算 (Atonomous Computing) 等理論的推演, 讓它不同於一般建築的設計書, 而更像是一本擁有理論支持, 圖片豐富的學術著作.
雖然數位建築 (Digital Architecture) 這個名詞已被提出, 並已有一些定義, 但它實在太過抽象, 也太一般化, 最常被誤解認為是電腦輔助建築設計 (CAAD; Computer 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或是自由形體 (Free Form) 的代名詞而已 (不過在這個過渡時期還是可以加減著用). 但是, 對於跨領域的互動設計研究者來說, 需要的或許是更特定的, 更針對數位化建築中的互動形態, 所深入研究的一個學門. 過去許多書籍或文獻, 在互動式建築這一方面, 都只是某個小部份案例介紹, 不然就是從純粹建築的角度談運算科技, 或從運算的角度談和空間互動有關的研究. Disappearing Architecture 一書雖然不是擁有絕對的創新觀點, 但也許也算得上是截至目前為止, 互動 + 建築 + 運算 的一次迷人的論述.
related link:
[前po] [書] Digital Ground
14 Comments:
當我看到這篇文章的第三行時,我忽然笑了出來。
喔,nmc again......。
hello! 免費羽毛, 好久不見啊!!! 什麼時候一起喝咖啡啊? 到古坑喝怎樣? 上次去過一次之後就很想再去一次...:D~ 再找 lighten, anpis, penguin 嗎? 哈哈哈哈...
對不起我發表一下個人的一些淺見!
加上突然想到某句名言, "書太多而時間太少", 可能買了也沒什麼時間看, 所以最後還是作罷.(Daniel, 2005)
我覺得書還是應該要多買! 就算看不完或沒時間看或沒錢都應該想盡辦法買下來! 因為不知道啥時會用到對吧!! 哈哈!
再來我想說的是 "互動式建築學域的即將成形." 真的蠻聳動的哈哈!!
wa~~ 唐董, 謝喇!
又被你看穿啦...^^
再來我想說的是 "互動式建築學域的即將成形." 真的蠻聳動的哈哈!! (Tang, 2005)
雖然聳動但是我喜歡哈哈!!
或許應該要有人整合一下互動式建築學域的研究和發展架構! 不然一直停在case by case真的有一點可惜!
嗯啊,我非常同意唐董的看法.
數位建築應該要找個定位和方向了,不然數位建築到底該是什麼模樣,現在都在各說各話.介面?互動?網路?實虛?裝置?3D graphic ?程式語言?藝術?tangible?f**kable?好像都是,但又不全是.
超失調,也不相信現在的研究者說的,尤其是上星期六以後......哇....
To 唐董 & 偷哥:
我也同意兩位董事的看法. 我覺得互動式建築跟數位建築應該是不同的東西. 因為雖然數位可以做互動, 但是要互動卻不一定要數位. 透過自然力, 生物力, 結構設計, etc 一樣可以達到互動...嗯, 看來是時候準備搞一個互動式建築論壇研討會了! 兩位 keynote 麻煩準備一下, 小弟我來當司儀...^^
數位可以做互動, 但是要互動卻不一定要數位(daniel, 2005)
yup!! 沒錯 這是要有所區隔的! 因為真的以自然力作動的例子真的已行之有年了!!
以前逢甲就有這種的group在run!
雖然"數位建築"這一詞 已幫我們打出不錯的第一炮了!? 但是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喇(我認真的說)!!再來就是要實際的搞下去!!
最後還是套一句我說的[新建材才能帶領建築的新方向](Tang,2004)
最後我想說這研究與發展的架構真的蠻XXX 這研討會真的不錯!!可以找阿文來當chair(ps.他有經驗耶)
數位建築在台灣10餘年,一直沒有很好的機會,發展成一個完整的,或是基礎的論述.其實也是因為,所謂的數位建築,搭上了科技的特快車,傳統的研究模式,並不能適應這樣的快速演變.但是這種學問,又根基於"空間"這樣一個傳統,又極有存在感的方向上,使得研究的成果,將無可避免的,得接受傳統研究方法的考驗.這是研究上,比較不好突破的地方.
數位建築的概念,前人已經打了第一炮,但我們怎麼能只滿足於,那樣的"嘴炮式研究"呢?來吧!同志們,該去幹一炮了.
來發點牢騷好了,需要聲明的話先說在前,我沒受過正統的建築設計,因此我的觀點會以我所涉略的建築知識來解讀"數位建築"。
基本上我很少用數位建築,我比較喜歡用國外有人用的Non-Standard 或是 Non-Linear 這樣的形容詞,來形容新媒材影響之下所衍生的一些不尋常的建築型態,不管是隱喻於虛擬環境中的空間、或是實體建築所必要談的構築術(Architectonics)到後來有人提的數位構築術(Digitectonics)等所以引發的對於建築形式與生活型態上的改變。而消失的建築一書沒人送我,所以對它的印象仍然只停留於翻過幾頁的印象^^'' 但從題目上來發揮"from real to virtual to quantum
"記得那時候跟稍微跟daniel提到我的想像,不知道他同不同意。就是媒材介入之後有機會讓傳統實體的建築進入虛幻的網際空間,有人稱這些哲學性的空間叫做頻道,這些是to virtual的部份。而構築術與科技的精進加上媒體的多元性,原本只能線性向上發展的建築物本身有了更多的轉變這部份則是to quantum更深一層的概念;譬如構築的技術轉變讓建築設計者可以進一步操控非線性的結構或是形體上的變化、建築這時候在設計過程中已經被以量化解構之後的細微元素被重新被分配組合,這跟以往只能分解到柱、梁、樓地板的基本元素就得開始進行組合的過程與產生的空間結果是截然不同的。這樣的概念也就是會行成諸如 Diller & Scofidio 把水的元素轉換成為建築表層的建築概念、Hyperbodies與Ofram(The Bureau for Responsive Architecture)將建築構造體是為有機體這樣的設計操作出現。這樣的建築型態不是單單以形而上主義的數位建築一詞可以詮釋Frank Gerhy的作品與界定的,數位一詞是建築前輩給予我們對於這個新領域的了解,雖然有點操之過急。但對於我們學生來講,我們似乎更應該試著去了解該名詞發展背後的起因,而不是跟著起鬨覺得這樣就是好而已。這點,我想在座曾經被"數位建築"產生迷惑的各位應該比較能夠體會我說的。
嗯...看完了 ohno 的長篇論述, 我只想說一句話:
你到雲科幫侯大簡報時可以講這麼清楚的話, 就不會被公幹了! (哇~~~)
p.s. 好啦...下次回台北書再借你聞香就是了...:Q 還是乾脆你順便去跟 Birkhauser 要中文翻譯授權, 把它翻一翻造福華人社會吧? ^^
補一下影片
Hyperbody 系列的其中 Muscle tower II 這個案子^^'' 對那個人工肌肉有興趣的,歡迎洽詢,我有廠商資料,台灣也有代理商!!
ps:這樣會不會改天有人寄人工肌肉(軟性氣壓缸)去雲科阿!?^^''
"我沒受過正統的建築設計"(ohno,2005)
哇ohno這像話嗎!? 有很多受過建築教育的人都沒你行喔!! 哈哈
說真的你這一段到底是抄誰的啦!(有人稱這些哲學性的空間叫做頻道.............產生的空間結果是截然不同的)開玩笑的啦!!
那個代理商的資料可以po一下嗎!? 或傳給我
我好早以前就和你說了啦!! 給一下啦!!
哇沒有啦,之前剛好在做合作式設計環境的論文,有讀了一些談論虛擬空間、網際網路的文獻,有學者做了這樣的詮釋,覺得很適合用來描述我要講的那個頻道定義!! 恩還記得,你要上msn阿^^''!!
PS:有這樣的聲明是怕有人情緒性的反應說我又不是建築背景出身,何以有立場表達這樣的想法。^^''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