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
這兩天, 分別趁著晚餐時間協同 ohno 與不同的人見面. 第一天是跟 filip 學長去 pixie, 跟嘉綸學長聊天. 嘉綸學長提供了一些關於品牌塑造的想法, 以及他對於設計產出的行銷包裝上一些寶貴的意見. 雖然對於這方面, 以前有接觸過一些, 也讀過一些書 (e.g. Brand Leadership) 其實這東西對我來說太商業, 而我不像學長親身經歷實際的問題所以感受也不深刻. 但可以確定的是, 品牌這方面是在做設計時, 或是與別人合作時所需要深入與整體規劃的面向. 第二天, 緊接著, 和摯友 lighten 去 Zuma 吃, 本來想說去 PP 看一下, 但因為時間太晚已經關門了.
這兩天見了不同的人, 了解了他們各自手邊進行的一些案子, 覺得有一些共同的特性, 從他們的言談中感覺好像發現了什麼, 但我一直還無法準確地整理出來. 不過, 在這邊我想丟出一些問題, 大致上的問題是: 設計管理與互動設計都具有整合與跨領域的面向, 那麼, 互動設計在他們的概念中是什麼? 和其它設計產業有何不同? 設計管理與互動設計之間的關係可能是什麼?
最後, 還是要大力感謝有這些人的努力, 他們在這個食物鏈當中, 扮演了關鍵的橋樑的角色, 讓台灣的設計師, 能夠有機會與國際接軌, 並且有一個發表作品的舞台. Cheers!
11 Comments:
雖然我想不太出來
但是我希望你可以想,而且寫下來
分享給大家
感謝
這個恭維太沈重,我承受不起,單槍匹馬是沒有辦法來改變什麼的,一定是需要大家的合作與努力!
to ohno:
如果是像你說的那樣, 那我只能說是你選錯交通工具了. 你學的是機車, 卻要學人家去划船, 或是你的船照根本是假的, 或靠關係拿到的, 或其實你根本沒開過船...那又有什麼辦法呢~? ^^"
前天報告的時候被質疑:十年前關於互動的研究就開始在lab裡面發展,現在依然在那裡面發展,那麼十年後它到底能不能成熟到足以跨出實驗室大門?當時我回應:成不成熟的標準在哪?我只知道十年後lab肯定不會消失。
諸位強者們,下水吧!管你騎摩托車還是划船也好,人家只關心你有沒有遲到!
十年後它到底能不能成熟到足以跨出實驗室大門?Sure! 我想這個答案是非常肯定的. 就像現在我們都在使用十年前人家實驗室 (Xerox, IBM, MIT Media Lab, Microsoft, etc) 發展出來的東西一樣. 事實上人們現在在用的許多科技產品也都是好幾年前從實驗室出來的 (從手機, PDA, MP3, 隨身碟等), 沒有一件不是從實驗室出來的. 甚至許多公司的前身是實驗室, 或是某個實驗prototype衍生的. 基本上, 實驗室的存在目的就是要走向商業化, 商品化. 一個產品要誕生, 實驗室是早期必經過程. 我想這是必需要先理清楚的地方. 十年前的研究現在沒人在做了, 而現在人們在做的都是十年後會陸續推出的東西. 所以, 那位質疑你說什麼互動的東西十年前跟現在都沒走出實驗室, 並不是事實.
實驗室衍生出去商業化的公司相當多, 只是很少人知道那些技術都是從實驗室帶出去的, 但是你卻都能從 IEEE 或 ACM 論文資料庫去追溯到最原始的那一篇論文. 舉個簡單的例子: 例如 ambientdevices.com 就是從 MIT Media Lab 的 Tangible Media Group 其中的一個 ambientROOM 的研究案發展出去成立的一間獨立營運的公司. 這種模式的非常非常多, 只是很少人會去關心(或瞭解) 這些科技小廠的技術或是大廠的前身為何罷了.
所以, 面對這種質疑, 我們應該要能夠體諒, 因為一般的人都只會使用科技, 卻不會去瞭解科技的發展歷程, 所以也很被動地在接受科技. 在從實驗室過渡到市場的階段確實有一個刻意被創造的 gap, 因為沒有人希望商品走到市場上之後還有實驗室的影子. 但是這卻又導出另一個問題, 就又呼應你說的, 成不成熟的標準在哪? 現在各位手邊使用的科技是成熟的嗎? 手機是一個成熟的技術嗎? 關於各種社會的隱私的心理的議題上, 手機也是備受詬病的一項科技, 那標準在哪呢? 那麼, 當初從實驗室走入日常生活的電腦PC的發明, 是不是也是個錯誤呢? 我想這是個可以大家一起來討論的議題...:)
嘴砲二↓
隨著科技的巨大化與微小化融入環境,人們並不察覺自己正在使用科技。雖然說無縫生活就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難免還是會被人家剿不成熟這樣子..明明是有人已經用到沒感覺。
拉回到設計管理,存在於實驗室以及商品化之間的gap或許是個可研究的案例,我想這方面MIT應該是行家~
其實 MIT 的情況有一部份是將技術直接轉移給既有廠商, 所以品牌的部份主要是在廠商那邊做規劃. MIT 經常舉辦發表會, 來自全球各大經費贊助廠商會到波士頓去看 Media Lab 的研究成果或學生作品, 然後經常就直接簽約了. 這部份應該可以向 Jackie 或 James 問問看, 他們應該會很樂意分享的 ^^
不過就我個人來說, 你說的那個 gap 我覺得可以參考 IDEO 的作法, 我覺得就程序上還滿理想的. ^^
to ohno:
Wa~~~~~ 我去打球不要講出來喇! ^^" 到時候被抓包, "都已經什麼時候了還有閒情打球?!" 哇~
Hello Ohno,我偷看你msn blog也好久啦,兩位都常有一些很棒的想法分享,不過我看的東西太少了所以只能偶爾搭個腔,大家多交流吧~
Daniel別怕,阿坤都還敢找我去網咖打魔獸,他說乾脆約一約一起去當兵好了,論文加油啦
~科藝所今年給他當畢展召集人不知道會不會砸掉。
to okinawa:
他當畢展召集人喔!! ok喇!! 我對他很有信心! 只是他之前才來找我討論他的第一件畢業作品的idea, 他們畢業要求要三件作品, 這樣再加上畢展召集他三年內可以順利畢業嗎? (哇~~~~) 我最晚只能等到明年二月啦, 不然就是誰再幫我教那一萬多的學雜費, 保留學生身份, 其實福利還滿多的! 尤其是圖書館資源跟在線無料下載各種期刊跟論文集...^^
看起來好像論文都寫完了的樣子. 沒差啦.我記得我在成大寫碩論的時候也是一天寫一章(多放點圖就好了).
回答你們的問題.很多廠商來是沒錯.但是並沒有就簽約這種好事喔.我們在這做的還是離市場有點距離.如果真的可以上市.人家早就拿去抄了.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