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tial Media Group @ MCU
前幾天, 和 @hno 跑到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研究所的互動媒體實驗室, 假國科會合作之名找梁老師見面. 梁老師在該實驗室主持了一個空間媒體研究小組 (Spatial Media Group), 做了一些和實體空間相關的一些應用研究. 雖然僅有短短約莫一個小時的交談, 但是卻被梁老師精湛的研究觀點所懾服.
該研究小組目前在做的一項研究: 都會空間行動服務設計之混合實境平台, 是一個以 ARToolkit 技術, 結合建築比例模型, 及投影彩現為基礎的實體模型平台. 雖然使用的技術與呈現方式都不是最新的, 在 MIT SENSEable City Lab 也有諸多類似的系統, 但是, 梁老師所提出的觀點卻是相當新的. 不同於類似的模型平台技術應用在傳統建築設計與都市規劃的階段, 該研究小組的這個實體模型平台, 是針對行動服務設計, 讓建築師或都市計劃者可以在架設行動服務基地台與互動熱點 (Hot-spot) 之前, 一個模擬可能情境並加以評估與討論的平台. 這其實隱含至少兩個具大意義:
1) 建築或都市計劃者, 其設計內容已由空間的設計規劃邁向包含行動服務的 (資訊性的, 互動性的) 設計規劃.
2) 架構於實體空間之上的資訊空間層面, 是在設計階段就已經納入一併規劃的, 而不是像現在的作法, 在實體空間的設計規劃完成之後, 才在其上 "抓洞補洞".
最令人汗顏的是, 梁老師鼓勵在 "建築大傘" 下的我們, 不要放掉一些傳統的東西, 例如實體模型這樣的典範. 這樣的媒材之所以能從文藝復興留傳至今, 必定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價值. 我們手邊已經有很豐富的資源了, 但我們往往只向外看我們缺少的部份, 而遺忘手邊唾手可得的寶藏.
梁老師的這番話確實讓我重新思考了一些問題. 事實上, 在所謂的建築領域下, 似乎是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面對數位發展的態度. 一種, 是像梁老師的這個研究, 是從建築的典範切入, 與之接軌, 奠基於既有的設計文化之上去拓展數位的向度. 這樣的好處在於受傳統訓練的設計師, 能藉由熟悉的媒材輕易拓展他的設計容量與思考的層面. 而另一種, 則是去打破傳統建築設計的觀念及包袱, 另起爐灶. 這種例子我覺得最典型的便是 Kas Oosterhuis 做的一系列 Hyperbody 研究, 企圖挑戰空間及空間要素的定義, 自成一個體系, 擁有自己的結構系統. 好處是, 它能夠提供設計師原創的想法和全新的設計方法. 其實很難去評論到底哪一種態度才是正確, 事實上我覺得兩種態度都需要, 兩者事實上也不衝突. 最重要的是, 我們必需很清楚地知道我們在做什麼, 而不是盲目追求時髦與流行.
related links:
梁老師的 Spatial Media Group at 銘傳 (via edwards)
梁老師的課程及個人blog
Spatial Media Group
7 Comments:
沒錯,小的非常讚同大仔的看法,在我們向前看時,也別忘了傳統的一面,畢竟經典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就是因為經得起時間的淘洗.中國五千年來,傳之後世著,四書,五經等,雖為數仍多,但如果對照起歷代以來文人雅士何只千萬,著書論述以萬言計的創作量,真是翏翏可數.時間之無情,可見一斑.
以互動科技來說,對於建築較有衝擊的一點,就是改變人們對空間的看法,和對所在空間的想像和質疑,巔覆傳統的思維,打破思想窠臼.如果能用創新的觀點,回頭來看待建築,甚至帶給建築另一種新的衝擊,我想,不論是根基於"大建築主義"下論述的空間互動.還是從資訊傳達及藝術出發的創新互動,回頭去改變建築,以人文環境為出發點,才是最重要的.畢竟,改變是比創新難的.
大仔能有此發抒,實誠可貴,小的一時興起而廻響之,望大仔指教.耶誕吉日,謹祝我主聖壽無彊,大仔佳節快樂.
Totoro:
哇~ OK喇, 感念大仔願意浪費珍貴時間瞥睥小的文字. 大仔您comment得是啊! 除了最後一段稍嫌矯揉造作...喜拔! 你是古人嗎?! 哈哈哈哈..
聖誕節快樂啊~ ^^
不賴不賴
雖然有些地方我不甚了解
但是我大概可以感受到梁老師帶給你的思考
另外一提
我差點以為"梁老師"哪時學務長不幹
又跑去銘傳了咧....
猴兄:
哇~~~~ 歹勢喇! 造成你的誤會! 不過倒是很久沒遇到梁老師啦, 不知道他最近是不是還有在推什麼大計畫...?
Thank Daniel for introduction.
my course and personal blog is:
http://imedia.cce.mcu.edu.tw/interactive/liang
and our Spatial Media Group:
http://imedia.cce.mcu.edu.tw/interactive/spatial_media_group
for your reference
建築為體,數位為用;互動設計不只是水電師傅在抓漏呢。
Prof. Liang:
No problem. The short talk really inspired me a lot!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