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27

未來博物館座談會心得


昨天起了個大早為的就是前往故宮去聽一個未來博物館的演講暨座談會. 上午是由普林斯敦大學建築學院院長 Stan Allen 淺談關於二十一世紀的博物館空間. Stan Allen 主要對文藝復興以詳的博物館空間拓樸, 動線, 以及介面的關係做背景回顧, 最後帶到現代化採用新媒體的各種博物館形式, 例如 Ito 的仙台媒體中心, 德國 ZKM, 或是像 UN Studio 做的 Galleria shopping mall, 還有 BIX Facade 這類東西. 下午的場次, 則包含林志明副教授談未來博物館的理念與實踐, 以及幾位新媒體藝術家, 包括袁廣鳴, 朱嘉樺, 陳志誠, 黃心健, 梅丁衍, 林泰州等人, 分享他們針對故宮將在二期航廈出境大廳二樓迴廊處設置的一個展場所創作的作品概念.

雖然這個研討會的主題是在談未來博物館, 但實際上與談人對於未來博物館並沒有太大膽的臆測與想像. 透過這場研討會, 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 無論是策展單位, 創作團隊, 或是建築團隊, 對於博物館的觀念都在極速地轉變, 且也渴望新媒體的介入, 能夠創造出新的博物館型態. 雖然這個研討會並沒有對於博物館的未來性有太多討論, 但是過程中也讓我們深刻體認到為當代新媒體藝術創建一個新的博物館架構的急迫性. 我想, 二期航廈的展覽會是一次新的博館型態嘗試.

最後, 我想提一下在研討會過程中發生的小插曲. 一則是上午 Stan Allen 演講到一半, 突然斷電. 二則是下午的時候, 也是 Stan Allen 準備講話的時候, 廳內突然傳來對院內行政同仁的廣播. 我想, 這也正點出了新型態的空間所帶來的新的問題. 新媒體的介入, 可能會帶來新的挑戰, 我們不光是要處理作品, 動線, 採光, 氛圍, 參觀者經驗... 此外還要考慮很實際的資訊系統層的問題. 例如博物館系統控制. 當斷電的時候, 有什麼替代解決方案, 以及有沒有更智慧化的廣播系統, 或是新媒體作品的智慧型電力配置系統等等. 這些問題, 又如何整合在空間設計當中 (包融為設計的一部份), 相信在未來博物館設計也會是個主要問題之一.

related links:
[講] 未來博物館座談會 (via maxray)
普林斯敦大學建築學院
Stan Allen Architect
是誰讓這些藝術家們難堪? (via ohno.BLOG)
展場建築的主客體-記在未來博物館座談會之後 (via hunter)


2 Comments:

At 4/27/2006 03:42:00 上午, Blogger P said...

我覺得簡單來說,建築物與藝術品的關係隨著新藝術型態的產生而有更多的變化,而且這變化不應該是預先被計畫的,也就是說,若你可以預先設定某這場域內有什麼樣的Events,那麼這些Events出現時一點都不會令人精豔。眾多任人印象深刻的藝術品都是不守框架規則的。同樣的框架套回故宮身上就會更顯故宮這頂大帽子的沈重。若你和故宮合作過就會知道嚴謹與正確性還有"傳統文物"是多麼不可重要的事情(弄不對過不了關)。因此測展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在所謂的安全範圍內進行創作,自然也沒有我們原先所預期的驚喜出現,未來這個不確定詞其實是可以拿來做一些藝術創作的,有些互動藝術的目的不正是希望藉由使用者行為來決定呈現的狀態嗎?基本上在二期航站內的展品都只能算是故宮傳統文物的再呈現,這樣的再呈現以比較新穎的手法來製作就可以引起觀賞者的興趣製造臨去秋波或引起興趣的感覺嗎?我不知道耶,我覺得似乎應該再完更大一點比較好(例如把二期航站的皮層變成互動Display之類的)。
至於斷電,很有趣的就是很多互動藝術展品真的是拔除了電源就什麼都不是,或許在構思時就可以考慮到這種緊急狀態?(塗螢光漆寫May day?)或者是說斷電也是一種特殊的效果?

另外我本來想要說的關於黑箱的是在這樣的房間中懸掛投影機的方式會是藝術家首先會碰到的問題,所以從建築的角度,應該在黑箱的空間中設計那種萬用懸臂整合電源與信號線才是王道啊,就不用延長線、訊號線、固定架亂拉。雖然臨時架構性也是一種表現方式,但是有整合的設備還是會很方便的。

 
At 4/27/2006 02:51:00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哈哈~~錯過早上真可惜~~

這倒是很 "同時性現象" synchronicity :P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