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科學季: 多樣性互動 (2)
這個展覽總共大概有十多件互動式展示作品, 形式都不太一樣, 但可以切身感受到台灣在互動展示設計的潛力是非常大的. 幾乎是各家廠商都在嘗試不同的互動形式, 有的是從展現效果 (effects) 上著力: 例如有一件作品是將不同的花的影像投影在乾冰中, 創造霧中有花的效果 (video link). 當使用者去試著抓霧花的時候, 會觸發對應的影片播放. 而有的互動展示設計, 則是從遊戲性的角度: 例如讓小朋友踩在方盒子地板上玩大富翁, 踩到不同的方盒子會觸發開啟螢幕的對話或機智問答 (video link).
不過, 若硬要生一點建議 (硬要擠出一點什麼來寫), 我想... 可能是有某一些展示裝置一旦沒有任何解說, 便很難讓參觀者理解該如何和裝置互動. 例如有一個投影在地板上的電子書, ohno 在那邊試了老半天, 看起來像是有互動, 腳在那邊甩半天, 卻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互動, 而附近也找不到解說牌. 最後到底那件作品有沒有互動, 要表達什麼, 還是無解. 還有那個霧裡摸花的裝置, 為了效果, 它前面鋪了一塊很精緻的草皮. 但就是因為中間隔著那塊草皮, 害我跟 ohno 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去和霧花互動, 直到解說人員說那塊草皮是可以踐踏的 (讓人踩上去和霧花互動), 我跟 ohno 才知道原來那塊草皮是讓人踩的.
不過其實這些小地方, 透過導覽人員從旁解說, 並不會造成問題, 最怕的是沒有導覽人員又沒有解說牌的情況. 如果不能保證導覽人員一直都會待在展場上, 最好的方式之一是可以讓裝置本身 "說話". 這邊說讓裝置 "說話" 並不是真的開口說話, 而是裝置本身 form 的設計上就可以暗示使用者該如何與它互動. 好比現在大家若在展場上看到螢幕上有 iconic graphics 的東西, 而螢幕下方又沒有鍵盤跟滑鼠, 就會很直接地用手去碰觸螢幕, 因為他 assume 這是一個觸控式螢幕. 這還是觸控式螢幕經過被落實在日常生活周遭好幾年之後, 才建構起來的 "常識". 然而, 這卻只是人類和物件互動的其中一種方式而已. 如果互動裝置在設計上, 可以盡量利用人類的常識, 或利用人類的直覺行為, 那麼便能更加拉近參觀者與裝置之間的距離, 減少參觀者因不會使用互動裝置而產生的挫折感.
上面說的或許有很多成份是個人主觀感受而已, 不一定代表一般大眾的感受. 更何況, 這種博物館式的展示就是要讓人們能夠自發性地去探索, 去嘗試. 能夠親臨這麼有規模的展覽, 看到這麼多有趣的互動裝置, 其餘的其實也都是次要的. 最後我想提一個會場上不錯的設計, 就是在出口的地方, 主辦單位設置了一面牆讓參觀者可以 "紙上 blog", 留下參觀後的心得. 我喜歡它是因為它 size 夠大, 可以多人同時參與, 而且故障率幾近於零, 更能得到一些動態訊息, 例如知道來看的大概是什麼樣的人, 其它參觀者對展覽的建議或想法...等等.
(...more to come)
related video:
小朋友玩方盒子大富翁
ohno 霧中撈花
ohno 很努力地要用腳翻投影在地板上的電子書
4 Comments:
我好奇幕後製作團隊是誰阿?總不可能是各部會自己做的吧@@"
http://www.epochtimes.com/b5/6/7/31/n1404543.htm
...林書民表示,為「多樣性台灣」策展成為一種全新的嘗試,「除了尋求各種展覽設計團隊參與之外,也邀請了部分藝術家參與,如黃心健負責『產業多樣性』的設計,另外,科技藝術家林俊廷也參與一部分。」...
深覺這個博覽會應該可以算是台灣互動展示設計界的一個時代階段性縮影...:)
你提到的地面投影翻頁電子書,基本上只是旁邊那個用手隔空翻頁電子書的畫面投影。若稍微注意一下的話,就可以發現畫面是連動的。
這個應該是兩邊都想要有畫面,只不過展場關係沒有安排好,造成地面投影和實際翻頁的位置是背對隔開的,實際翻頁的也有個投影,而地面投影的只不過是那個實際翻頁的視訊訊號延伸投在地上而已。
這樣的作法在旁邊故事巢做的那個觸碰螢幕問答題也有出現,只不過那個區域投影機位置安排的比較好,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旁邊投影的面就是目前觸碰螢幕的複製畫面。
filip:
hmm, 這個可能性我後來離開展場之後有想過, 是不是像故事巢做的那件作品一樣是刻意把互動的畫面投影出來. 但是因為我已離開現場, 無法去檢驗, 所以就沒有提出來.
誠如你點出來的, 空間位置的安排是個關鍵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每次在外面開會, 我都會去注意到桌子的安排. 因為不同的排列方式, 確實會去"定義"不同的活動, 影響人們趨向於表現不同的互動行為 (職業病, ...哈哈).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