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9

視科技為藝術, 設計為手段的 aeolab!


昨天深夜 filip 傳來了 aeolab 的網站連結, 發現原來這是 John Maeda 當年在 MIT Media Lab美學運算小組 (ACG; Aesthetics & Computation Group) 的兩位學生 Elise CoNikita Pashenkov 在 LA 所開的一間設計與科技顧問公司.

aeolab 專長涵蓋電子產品雛型製作, 互動媒體, 以及互動空間等, 並承接各種未來產品雛型開發設計與實作案, 客戶包括 SONY, Samsung, New Balance ...等, 在它們的理念中, 科技是藝術, 而設計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design is solution; technology is art).

在成立 aeolab 之前, Elise Co 在瑞士的 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 und Kunst 任教, 開設互動設計與實體運算的課程. Nikita Pashenkov 之前則是在日本 GK Tech 擔任研究員.

related links:
aeolab.com

Elise Co 的個人網站
Nikita Pashenkov 的個人網站
John Maeda 的個人網站

Aesthetics Computation Group, MIT Media Lab
Physical Language Workshop, MIT Media Lab (ACG 後來變成了這個)
SIMPLICITY, MIT Media Lab (John Maeda 另一個新的實驗性研究小組)


11 Comments:

At 9/01/2006 04:00:00 下午, Blogger Denny said...

GK Tech是我在這段訊息裡最感興趣的一部份(每個人地觀感不同嘛),GK 是日本最大也是成立最久的工業設計/視覺設計/包裝設計的公司,但他們也在原來的組織下發展了GK Tech部門,看Project裡面也滿多Prototype Design以及完成的Project,總之,國外的工業設計已經在觀察並且實際上執行互動設計概念的產品時,倒看不出來現在台灣的設計公司在互動設計上做了些什麼?只能做Concept Design嗎?會不會太過理想?

不可否認的,在設計大面向下,如何互動,怎麼互動,跟誰互動,已經是三大必須先解決的設計問題。

 
At 9/02/2006 03:13:00 下午, Blogger daniel said...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關鍵之一, 是設計公司沒有意識到互動設計對於產品創新的價值, 導致目前台灣還沒有任何一間正規的互動設計顧問公司, or say, 沒有任何一間設計公司在做互動設計的 research. 網頁設計, 工業設計, 建築設計, 視覺設計, ...etc 可能都有使用到互動科技的機會, 但是這和互動設計是兩回事. 它們的出發點, 解決的問題, 以及看事情的角度, 和互動設計是截然不同的. 關於這方面我想 ohno 最近應該有滿多心得的...? :p

also, denny 我已經收到你的論文了 (還有隨書附贈的精美小卡), thanks a lot. :)

 
At 9/02/2006 06:49:00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這不是逼我表態嗎? XD..

以我個人之前所知道的來說好了,工業設計師的養成教育可以讓設計師知道如何透過五感所及的設計元素來讓使用者與產品之間產生共鳴,進而發自內心的感動.主要以視覺可以感知的造型上以及觸覺可以碰觸的介面與材質上,或是穿插不同的設計語彙或是階段性的流行特徵來完成一件作品.有以使用需求為出發點的,有以娛樂為出發點的,也有以便利為出發點的等等.每項產品進行的背後其實各有不同的動機與目的跟設計師因應的設計手法,不一定每項產品的專案都得從"需求"作為唯一的主題下手,好用但不怎麼有趣,缺乏使用的吸引力,缺乏想用的誘惑也不是一個好的設計思考邏輯.

而互動設計的養成教育雖然還在評估它該被傳授哪方面得知識,是技術設計還是設計技術? 但我知道它無形中的價值不是只是做人機互動研究就可以涵蓋的,以往的人機介面研究還是比較關心在想的是按鈕怎麼擺,位置放哪邊,大小尺寸怎麼定,甚至很人因工程考慮的那些尺寸細節的事情,就我所歸類的 hci 大部分的研究還是很工程,很硬體,對於純設計背景的人來說整個就很難跟他的認知make sense, 它不會覺得這樣的東西會跟他在處理設計問題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進一步的連結關係,反而比較像是一個design guide.而台灣的硬體研發單位應該很難會去在使用者的感受上來做為硬體研發時的考慮因素,應該是說對他們來說根本不需要,這也是長期以來作為代工體制底下的大環境,每一個地方都有這樣的現象,機構layout好了,在來看怎麼包造型.或是設計與機構雙方只做局部的妥協.這就是為什麼需要互動設計觀念的人,用比較設計的語彙來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試圖導入互動的觀念,在設計與技術之間扮演平衡的一個腳色,感性科技也比較有機會做出成果.

而我目前幸運的是有機會可以做 buffer 中的進階研究專案,也就是正規專案以外的研究提案都可有可能成真,就當他是互動設計好了.有些東西不知道能不能講,但我相信台灣不管哪裡的設計研究單位其實都有從國外近幾年的設計展嗅到設計跟科技必須同時進行研究的概念或是成立超然的設計中心的趨勢,以最近benQ的一些動作最為明顯.但實際上要做出成果在每個地方都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一間上市公司會是慈善單位,設計創意執行的單位只要是附著在製造事業群之下,多少還是得在於商業行為運作下執行,較缺乏像設計藝術那樣的彈性,我創作者想幹麻就可以幹嘛.東西做的出來之外還得考慮他對於整體公司核心體制的幫助,這如果不是一個超然的設計單位,多少都會被限制住的.另一個方向就是透過這個體制以外的研究跟設計團隊引領出不同的設計方向,這是目前新聞媒體對於台灣設計產業的描述都可以嗅出的一個趨勢.慶幸的是我正在這個彈性的地帶之間有機會可以嘗試做些什麼,能不能產生什麼影響,也說不來,對我跟單位來說都還很陌生,一切順其自然吧,不過給台灣設計產業正努力的那些前輩一些時間吧,畢竟現在才知道,大環境的資源也都不在他們身上,很多都也是要靠自己去爭取來甚至是自己去衝的,這也是悲哀的事,當你無法專心在你的專長領域,還得抽空應付一堆雜事去找資源時,這個國家真的病了,還是要一人也捐一百來辦個台灣設計週? 還是在凱達格蘭大道創意市集? :P 再把景福門用"互""動""設""計"四塊大布把他圍起來......(冷)

題外話,台灣這兩年肯定又要空轉了,但我不覺得阿扁下台台灣就會好起來,因為問題並不在阿扁一個人身上,希望沒事去靜坐的人可以理解這點,不要隨政客起舞,他們是知識份子理應讓你們知道事情的真相,但不是利用你們在情緒上的無知.

 
At 9/02/2006 06:52:00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既然兩位想要貢獻點什麼!!

互動雜下禮拜來talking吧XD...
"台灣互雜的未來與走向座談會"

 
At 9/03/2006 12:55:00 上午, Blogger daniel said...

我想分享一下我前幾天陪 max 去向某業主提案的事. 該業主是做戶外廣告媒體, 基本上, 做戶外廣告媒體在思考的事情, 就是去尋找戶外媒體的 application context, 以及如何在這些 context 下面去 create 一個 business model. 今天我們從我們的立場提出我們的 design proposal, 告訴對方我們的堅持和概念, 由於對方就是成天在想 business model 的人, 所以對方自然而然(在不改動我們原來設計的提案下), 提出了不少可能的 business model, 甚至還思考到進一步日後維運的模式. 反觀有些業主, 當你提 design proposal 給他的時候, 他首先質問你: "怎麼獲利? 可以賺多少錢?..." 而不是去跟你一起去 research 一個可能的 new business model, 因為他單方面只想拿賺錢的案子, 不想承擔任何風險, 所以這種合作只有一方付出, 根本稱不上是"合作". 我分享這個故事的用意, 在於 argue 其實 design 跟 business 不一定是衝突的, 並不是說一個高度理想性的 design 就一定沒有創造商業價值的可能, 只是往往有一方不願意去思索如何創造新的價值罷了. 有的時候商業概念多過於設計理念, 也是反之亦然的例子.

 
At 9/04/2006 10:42:00 上午, Blogger Denny said...

哇,果然丟下一顆小石子,會激出放射狀的漣漪。

之前的言論,不是僅僅在發表為什麼現在台灣的公司做不到的原因,原因也很簡單,商業化困難、陳義過高(?)、實質效益難被評估、市場不支持等等,要舉例子會有一大堆吧,但這些都是新設計方法/哲學會被討論到的。

我想強調的一點,不僅僅是設計與管理組織上的衝突與相對於衝突的解決方式(Ohno被友情逼迫發表的言論,已經解釋非常的清楚),而是我們怎麼勾畫與歸納互動所帶來的Vision of Perspect。後來稍微翻了一下資料,GK Tech在1989年就已經成立了,這年代大概是剛有手機的時候吧?而且是黑金剛的那一種。所以他們怎麼可能,或者說怎麼有能力去規劃一個科技設計部門,而且在17年後做一些"還在"prototype的設計?這是非常有趣的,那其實也沒這麼多資料讓我們知道有誰在推動,並且將他推動的經驗傳授給我們?總而言之,台灣廠商何時能擺脫代工的命運,走向研發與行銷真正能夠決定方向的困難道路,而不是製造與業務決定的簡單道路(至少開規格跟搶標是相對簡單的),那其實,向來就是說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我想,既然是要做,在現在養份還不夠的情況下,也只有靠大家努力向下扎根,然後就等待/創造機會吧。

對了,如果要座談會,要糾一下喔!10號以前可以。哈哈

 
At 9/05/2006 03:32:00 上午, Blogger daniel said...

denny:

承如您所言, 我想這應該就是一間公司的 vision 在公司體制上的體現吧? 荷蘭 Philips 因為有一個 vision, 所有他們有一個 homeLab. 當初 Negroponte 有一個 vision, 所以MIT 建築系後來有個 Media Lab. Microsoft 因為有一個 vision, 所以他們有 vista (just kidding). GK Tech 早在 17 年前就已經有那個 vision 知道說工業設計要朝向 design and technology 整合應用的這個方向, 所以很早就開始了這條路, 這也非常成功地建立了 GK Tech 在日本工設領域的地位.

我覺得 vision 這個東西不是用模仿的, 因為通常去學人家都是學表面的, 像是學人家成立xx實驗室或xx研究中心. However, vision 是一種文化, 一種精神, 如果沒有那個上乘的vision標干, 任何硬體也很難發揮太大作用.

 
At 9/05/2006 10:10:00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台灣要成就一個穩定的大業,除非台灣的未來走勢看好,政策與國際情勢真的穩定,否則當你深為一家企業的負責人的時候,當你需要為一間公司持續的問題可惱時,這都是你要面對的問題.台灣從建國至今也不過才幾十年,大多數都在動盪不安的情勢下度過,看到的願景可能是十年,但會因為政策而縮短至五年計畫,三年計畫,甚至一年計畫.不過經濟奇蹟肯定台灣生存的能力的確很強,是可以不用太擔心,唯一要有共識的是如何讓台灣的整體大環境,在國際上的地位可以穩定發展,大企業或是中小企意甚至是有志發展創意產業的小族群小公司,才不會動不動就想到動大陸市場的腦筋或是對台灣感到失望,台灣文化也才能長遠的深耕與發展他該有的面貌.我想不管過去有沒有做到真正的創意產業或是什麼品牌文化的營造,未來三年到2008 真的對台灣很關鍵.看是要認真重視與解決未來之道,還是要瞻顧過去不斷的指責大環境不重視某一些產業面向,都是個人或是單位的抉擇.但無庸置疑的,認真看待台灣的未來局勢,是非常重要的,就跟認真看待自己的vision是一樣的,理想指得是"有條理有道理的讓想法實現" 不是什麼 有夢最美 希望相隨 的言論.

 
At 9/13/2006 03:48:00 下午, Blogger daniel said...

yeah! 終於看見 marc 兄的發言了!! :D 相當同意您說的, 要創造設計市場, 設計師必需得和不同專業合作: 媒體, 公關, 行銷, 商管, etc. 現在設計領域或許是做設計的多, 但善於設計整合行銷的少, 但我相信當不同環節發展到那一步的時候必然得認識到聚合的必要性. 至於薯條團, 雖然我們的 suno 桑去荷蘭深造了, denny 要去日本, ohno 又叛逃到某知名設計研究中心 (開玩笑的~) 但我想將來時機成熟應該是更有條件合作一些事情. :)

 
At 9/18/2006 01:43:00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市場牽扯到整個系統的運作,系統要能運作才會有生活型態,有生活型態vision才不是空談,台灣從代工到現在重視ID,是逼不得已的必然結果"

很贊成這句話,市場經濟靠的就是市場,市場卻又反過來跟整體經濟得運作狀況有關,一個動起來另一個也就會跟著運轉,這對於目前逐漸趨近於空轉的台灣真的是一個最大的諷刺?。當下的台灣人民普遍都在為了下一餐努力;為了看不到的未來在苦思;為了烏煙瘴氣的政黨政治,被活生生的分了等級,哪來時間去想說如何過著高格調的生活享受跟消費? (這裡的高格調不是指花大錢買名牌,而是屬於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學)

工業很進步的台灣,在生活型態上的改變似乎也只會跟消費性電子有直接的反應,但是真正發展出懂得生活哲學的族群卻是少之又少,我想經營清庭、青石這些設計精品的人應該最清楚,不是台灣人不懂得欣賞西洋的經典家具設計,有可能他們不覺得這樣的price可以反映在他們的價值觀上,但也不是說買貴的單品才是懂得生活哲學,懂得設計,懂得時尚,那只會買其型而不知其意義。曾經聽過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有人寧願花六萬去買一個名牌包,卻不願意花兩萬甚至是不到一萬的價格去買一個舒適的床? 這也是價值觀的差異,當然情況有很多,可能對他來說,門面會比家裡那張不好睡的床來得重要也說不定。

台灣內銷市場本來就不大,但這是大企業以Mass-Products的角度來看。對於小量設計活動或是少量的設計產業來講其實我是覺得還是有機會以小而美的型態,創造出不同的產能,因為它比較會是以單一的;不固定的;少量多樣化的方式出現在台灣人民未來的生活中,不管是科技藝術展演也好,互動設計裝置展也好,甚至是導入互動設計概念的生活產品也好。這也是我後來看了一些文章之後覺得通用設計會有盲點的原因,它不該是去追求一個極致跟均值,而是應該調整,包含區域性、文化性、趨勢等等因素。

已上是我對於台灣生活型態的初淺觀察,沒有數據依據,僅供參考之。不要再說台灣人民不懂得設計了,應該透過設計方法鼓勵他們去找到自己的生活型態,就像那天聽演講陳禧冠(飛利浦台灣區總監)說的,有時候是設計師把使用者的型態搞砸的,是因為設計讓他產生這樣的使用行為,產生了他的枯燥且一成不變的生活型態。我想台灣的製造業應該還不會去想到這些瑣碎的事,但這是必經之路,因為未來的大部分製造產業不在台灣了,那台灣該用什麼思維繼續經營下去?

 
At 9/18/2006 03:28:00 下午, Blogger daniel said...

ohno:

我覺得問題主要還是在於你提到的短線操作. 我說的短線不止是指企業的商業利益操作, 而是整個台灣居民的心態與做事的態度. 任何事好像都太急於求成, 只見眼前短時間的盈虧, 而沒有容量去思考長遠的道路. 不然就是好像不太願意去思考這些事, 而總是走一步算一步. 雖說這般腳踏實地, 活在當下是正確的, 但是這卻不代表就不能去思考往後長遠的道路. 其實我覺得, 台灣不一定需要傚仿歐美日的消費文化與價值觀念, 但重點是台灣有沒有自己的一套堅實的消費 "文化", 甚至是可以讓外國人願意來台灣居住, 體驗所謂的這種富有特色與品味的台灣生活型態, 而不是連自己要怎麼活的方式也要 copy copy copy.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