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奧德之旅: BMW Museum
歷時兩年半,於去年年中甫開幕的BMW博物館,裡頭的多媒體互動設計皆由德國互動裝置設計公司ART+COM所承製。如各位所熟知,ART+COM是一間具有二十年歷史,獲獎無數,全球首屈一指的互動展示設計公司。在這個BMW博物館裡頭,它們創造了兩項最具代表性的互動式裝置。一個是 mediatecture 大型建築成像牆面,一個是 Kinetic Sculpture 動力雕塑。
Kinetic Sculpture 動力雕塑
動力雕塑的部份之前已有介紹過,它是藉由一顆顆懸吊的小鋼球,加上升降控制,達成用 “點” 去形構 “面” 的概念,模擬各種車體曲面造型的效果。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技術原理,但是小鋼球動作的一致性、即時感、流暢度,令人驚豔。它設置的地方,就是在博物館刷票進去後左手邊第一個展間。所以讓人一進去,就感受到BMW博物館科技和藝術結合的極致。
在呈現Kinetic Sculpture的展示空間內部的牆面,浮現具有光暈效果的英文字幕。展示空間並不開放人進去(應該是為了避免人直接去碰觸到小綱球),所以我只好偷摸了一下它空間內側牆面的材質,發現是像蹦布之類的軟材質。所以我臆測那光暈的效果應該是高解析度LED字幕透過蹦布呈現出來的效果。
mediatecture 大型建築成像牆面
至於mediatecture的部份,一開始我以為是外投影投出來的,但是用手去觸摸牆上影像的時候,並沒有影子遮蔽現象,此時我懷疑是不是內投影。但是一轉身馬上就放棄了這個想法,因為牆壁厚度之窄!(可能投影機機身都塞不進去)。後來,在門縫的地方,偷看到了牆面內部的部份構造,原來它真的是用高亮白LED燈條去創造出這樣的效果。真是令人驚奇,原來LED透過2.2公分厚的霧面壓克力牆面面材,這麼大面積的拼接,居然可以達到這樣的視覺效果。(後來發現其實ART+COM網站上就有放內部結構施工的照片了…)
連動的空間氛圍燈效設計
在館內一些小展區內也發現了,空間內的某些燈箱或燈管,它的明暗度是會隨著影片內容而有所情緒延續表現的。這樣的設計手法其實可說是在暗示參觀者去認知它所處的是一個空間而非僅是面對一個螢幕、裝置或一台電腦。這概念和PHILIPS的 Ambient TV 感覺上是滿相像的,它強調數位資訊的不安定性,模糊場域中不同構成物件之間的框界,創造一種更令人神往的博物館參觀經驗。(meso 的 ISH 提供了另一個類似作法的參考案例。)
不難想像,延續這樣的概念,在將來的博物館的空間設計,我們應該也可以看到會跟著數位內容連動的 “Kinetic Interior”,進一步邁向實踐所謂的 “reconfigurable architecture”。
基本款互動裝置
在BMW博物館展場內的各小區,可以看到一些touch-based的互動裝置。這些互動裝置皆有一致的模組風格和介面設計,如torry說的這樣的設計一方面對使用者來講能夠延續使用經驗,同時亦能夠呈現一致性的視覺風格。而對於廠商來說,其實也是一種較有執行效率、縮短開發時程、降低錯誤發生率的作法。
就視覺設計上,介面皆遵循相當 “德國” 的平面設計原則:格線系統 (grid system)、利用群組化、相鄰、對比關係等手法來創造簡潔而乾淨的平面風格介面。其實,格線系統是設計的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基礎,經過數十年來的實踐以及視覺心理學實驗所得出的結論。在此同時也是延續展場平面設計的視覺規範,讓整個博物館空間擁有一致的整體感。
一些細節
同樣是延續整個博物館的touch-based互動介面,這個超大型的互動桌是由十台投影機拼接而成的。投影機機身嵌入天花的造型中,就像崁燈一樣的作法,相當值得參考。
另外,桌體表面也局部使用了不同材質,搭配不同塊面的投影,呈現不同的成像效果。
不同沖孔大小的鐵板,創造出網點印刷的效果
掀開,就會開始講述故事的椅子。
related links:
令人大開眼界的「BMW博物館」(上) (via torrytu)
令人大開眼界的「BMW博物館」(中) (via torrytu)
令人大開眼界的「BMW博物館」(下) (via torrytu)
[前po] ART+COM 的又一座動力雕塑
電子藝術與多媒體應用於博物館展示手法之研究與探討出國報告書 (via OPEN政府出版資料回應網)Kinetic Sculpture 動力雕塑
動力雕塑的部份之前已有介紹過,它是藉由一顆顆懸吊的小鋼球,加上升降控制,達成用 “點” 去形構 “面” 的概念,模擬各種車體曲面造型的效果。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技術原理,但是小鋼球動作的一致性、即時感、流暢度,令人驚豔。它設置的地方,就是在博物館刷票進去後左手邊第一個展間。所以讓人一進去,就感受到BMW博物館科技和藝術結合的極致。
在呈現Kinetic Sculpture的展示空間內部的牆面,浮現具有光暈效果的英文字幕。展示空間並不開放人進去(應該是為了避免人直接去碰觸到小綱球),所以我只好偷摸了一下它空間內側牆面的材質,發現是像蹦布之類的軟材質。所以我臆測那光暈的效果應該是高解析度LED字幕透過蹦布呈現出來的效果。
mediatecture 大型建築成像牆面
至於mediatecture的部份,一開始我以為是外投影投出來的,但是用手去觸摸牆上影像的時候,並沒有影子遮蔽現象,此時我懷疑是不是內投影。但是一轉身馬上就放棄了這個想法,因為牆壁厚度之窄!(可能投影機機身都塞不進去)。後來,在門縫的地方,偷看到了牆面內部的部份構造,原來它真的是用高亮白LED燈條去創造出這樣的效果。真是令人驚奇,原來LED透過2.2公分厚的霧面壓克力牆面面材,這麼大面積的拼接,居然可以達到這樣的視覺效果。(後來發現其實ART+COM網站上就有放內部結構施工的照片了…)
連動的空間氛圍燈效設計
在館內一些小展區內也發現了,空間內的某些燈箱或燈管,它的明暗度是會隨著影片內容而有所情緒延續表現的。這樣的設計手法其實可說是在暗示參觀者去認知它所處的是一個空間而非僅是面對一個螢幕、裝置或一台電腦。這概念和PHILIPS的 Ambient TV 感覺上是滿相像的,它強調數位資訊的不安定性,模糊場域中不同構成物件之間的框界,創造一種更令人神往的博物館參觀經驗。(meso 的 ISH 提供了另一個類似作法的參考案例。)
不難想像,延續這樣的概念,在將來的博物館的空間設計,我們應該也可以看到會跟著數位內容連動的 “Kinetic Interior”,進一步邁向實踐所謂的 “reconfigurable architecture”。
基本款互動裝置
在BMW博物館展場內的各小區,可以看到一些touch-based的互動裝置。這些互動裝置皆有一致的模組風格和介面設計,如torry說的這樣的設計一方面對使用者來講能夠延續使用經驗,同時亦能夠呈現一致性的視覺風格。而對於廠商來說,其實也是一種較有執行效率、縮短開發時程、降低錯誤發生率的作法。
就視覺設計上,介面皆遵循相當 “德國” 的平面設計原則:格線系統 (grid system)、利用群組化、相鄰、對比關係等手法來創造簡潔而乾淨的平面風格介面。其實,格線系統是設計的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基礎,經過數十年來的實踐以及視覺心理學實驗所得出的結論。在此同時也是延續展場平面設計的視覺規範,讓整個博物館空間擁有一致的整體感。
一些細節
同樣是延續整個博物館的touch-based互動介面,這個超大型的互動桌是由十台投影機拼接而成的。投影機機身嵌入天花的造型中,就像崁燈一樣的作法,相當值得參考。
另外,桌體表面也局部使用了不同材質,搭配不同塊面的投影,呈現不同的成像效果。
不同沖孔大小的鐵板,創造出網點印刷的效果
掀開,就會開始講述故事的椅子。
related links:
令人大開眼界的「BMW博物館」(上) (via torrytu)
令人大開眼界的「BMW博物館」(中) (via torrytu)
令人大開眼界的「BMW博物館」(下) (via torrytu)
[前po] ART+COM 的又一座動力雕塑
2 Comments:
太屌啦丹兄,
感謝分享!
猴兄:
抱歉啦, 最近實在是又忙起來了, 只好分好幾次整理了, 誤怪啊~ ^^"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