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2

昨天的論壇

昨天是雲科大舉辦的媒體與運算的對話論壇, 遇到了很多人, 看到了久違的同學和學弟, 久違的老師與先進, 聽到雲科同學流利的英文簡報與作品展示, 討論了一些事, 聽了一些意見, 交換了一些想法, etc., 甚是高興. ohno 昨天也臨危受命替君昊老師上台做簡報, 介紹交大兩年來做的一些關於互動的專案及研究, 也是相當趣味. :P 比較可惜的是, 上午的 session 我全錯過了, 聽說 Ofram 回應式建築事務所 (The Bureau for Responsive Architecture) 負責人Tristan Sterk 的簡報很屌. 還好, 因為他跟老師及師母很熟, 所以應邀再在今晚在設運所研究室簡報他的東西.

另外, 昨天也初次認識了來自成大工設, 也在做 AR 和人因工程方面研究的 Denny, 以及交大建築第一屆的學長. 本來要和學長跟 ohno 等人上華山喝咖啡, 但因霧起太大, 最後只好打道回府.


13 Comments:

At 11/23/2005 03:24:00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的確,沒喝到聽起來很神秘的古坑咖啡,卻在下雨天的高山氛圍下碰到了難得一見的古坑濃霧,山路完全看不到,真是苦了開車的學長舜子^^''。送你到雲科之後在要回台中的路上,我們來來回回在斗六附近開了將近兩個小時的車程一直要找交流道,最後還是一直看到雲科大大門Wa~~~~原來我們在繞圈子。第一次感覺到斗六的路牌好像不是很準就是不明顯,加上我們兩個人對雲林週遭的路況又不熟,好幾次都錯過了重要路口然後路就越開越偏僻,又下雨又迷路,恩~~你知道那種感覺!!..^^''

 
At 11/23/2005 04:58:00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恩,對於我的Present不知道有沒有弄巧成拙^^''
有人說用字遣詞不是很好,有些話是可以不用講的!!自己事後很謙虛的接受了這樣的建議。自己回想了一下,自己其實是以學生且很平常心的心態在跟在場的同學們作簡要的介紹,大概是因為在場的學生身分的人佔多數,因此可能當時的即時反應是不純粹以介紹交大為主,希望能更真實的提供我對於成大建築、雲科設算所、與交大建築數位組之間的差異性,並不是要比較也不是要比高低、優劣,而是提出我所能感覺出的研究差異性來討論,可能不是很仔細的區分,但就像我所講的成大IA LAB目前比較像是著重新媒材對於生活型態上的改變,像是Ubi、Ami、Context-Aware之類的研究,而交大雖然也是在做HCII(interface/interaction)但又比較著重在最後對於建築設計等前期過程的貢獻,而雲科設計運算從學生的作品來看,有比較偏工業設計且著重在設計一個物品與互動本身的;也有著重在建築設計過程的貢獻的都有,這就是我認為雲科學生比較幸福的原因,可以做的題目比似乎較廣,並非在雲科的訓練比較輕鬆之類的談話。

當然各校之間要求的當然是impact to DESIGN,這是無庸置疑的,因為這是設計研究所學生被訓練且要求的一個基本要件,大家都在尋找新媒材對於設計的影響與貢獻,對於影響設計的那一個部份則視各系所之間所訂的課程與師資而定,但我所認識的領域多圍繞上建築的周邊議題上,因此就會有impact to life style、to design process、to artifacts、to object、甚至對於建築結構體本身的Responsive Architecture等都有。因此我和同學們分享的是我們在交大同學的一些經驗與求學的感想。相對於你們可以嘗試的多元性,我們則比較被侷限在廣大的設計裡頭的 建築設計過程,去思考新媒材會有怎樣的貢獻。這也是我簡報標題 Master of Science in Architecture[MS Arch]並用綠色刻意強調 in Architecture 的用意。

這一次的機會真的很難得,雖然是臨時被通知而準備的講稿,但還是希望可以有助於大家對於交大數位組同學們近兩年來在交大所做的事,有一番的了解。雖然我簡報的風格與言談可能無法照顧到在場的所有族群,甚至是太過於誠懇的對答,但還是很感謝陳超萃老師的握手與小小的肯定、工研院創意中心的鄭老師給予研究態度上的質疑與建議、AI Republic的林經理對於設計與藝術議題上的討論、元智王照明老師會後所分享的電腦視覺應用發展的一些想法,以及會後幾位交換名片並給我鼓勵的學生與雲科同學們。突然有一種感覺,台灣有慢慢走向國際的一股力量正在形成,因為有這些人個自在自己的領域內持續的努力,加油吧~~。

 
At 11/23/2005 05:03:00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還有兩個人一定好好要感謝一下^^''

此外也感謝不記得路的Daniel自告奮勇的要帶我們去古坑喝咖啡,讓我有機會見識到古坑的另一種美與新興景點叫古坑濃霧。也感謝舜子學長的車子接送,讓我有機會多留兩個小時在斗六,看看這稻田的壯闊,雖然是晚上又是下雨一篇漆黑,不過可以想像的出來它很壯觀。

^^'' Wa.....

 
At 11/23/2005 02:10:00 下午, Blogger daniel said...

well, 純粹就我所知與各位交流 ^^

其實據我觀察及了解, 我與工研院鄭老師的想法比較接近, 就是交大的作法其實已經很開放的了 (但是這和研究品質或深度是兩碼子事). 事實上, 我的感覺是不太像你說的因 impact to design IN ARCHITECTURE 而被挶限, 反而是更加開闊. 多了 IN ARCHITECTURE, 代表可以詮釋的空間更多了. 怎麼說呢? 什麼叫做 impact to DESIGN IN ARCHITECTURE? 那不就是說任何跟建築有關的設計都包了嗎? ^^ 像你說的, 從設計, 設計行為, 設計師, 設計環境, 設計系統, 一直到材料, 工法, 技術, 空間, 認知, 心理, 社會, 社區, 城鄉, 都市...等, 不是都包了嗎? 那就不必直接指向 design, 而可以間接地因為某個東西而有可能 impact to design 了不是嗎? 所以事實上它並不像字面上所顯現出來的感受, 好像 design IN ARCHITECTURE 是被限於 ARCHITECTURE 裡頭的 design. 事實上, 是解放了 design, 將 design 從設計, 設計行為, 設計師, 設計環境, 設計系統等, 帶到了一個更廣闊而具更多詮釋空間的領域去詮釋或影響 design. 就像 Aleppo 畫的那個餅, 解釋建築跟 Social, Psychology, Art, Computation, 等等等各領域的關係. 而他早期的專長, 就是從認知心理去對建築 impact. 這和我們現在從 HCI 去對建築嘗試造成 impact 是相同的道理. 交大這些年一直在做的也是這樣. 究其原因, 是 ARCHITECTURE 這個詞被詮釋的太大, 被詮釋的太過 (當然這也無可厚非, 因為要發展新方向, 就要從各層面解放它的constraints).

其實真正在談 "設計" 的, 是要去觀察與做設計行為分析, 設計心理研究, 以及各種在設計涵構下很特殊的事件與互動模式. 尤其是在雲科設計學院行之有年的學院派風格之下, 說要做什麼新媒材, 老師還是用傳統的研究方法與觀念去框你, 說實在你能發揮的空間實在不多. 我大概看了一下設運所歷屆碩士論文, 幾乎每一本都是在做 CAD 設計系統, 只有極少數例如登文老師帶的學生, 才會做一些較不一樣的例如手勢建模系統之類的東西. 它們的課程也幾乎是照著 CAD 設計系統的路線在安排, 從後端的資料結構學到前端的 GUI WIMP 設計, 最後整合所學做一個設計系統變成碩士論文. 這和交大比起來, 交大只有很少的人在做 (幾乎沒有) 純 CAD 系統, 每個人可以自己學想學的, 修想修的課, 要都修外所或外校的課也沒人管你, 碩士論文從做 虛擬, 自由形體, 人機, 景觀, 到社會或心理, 幾乎什麼都有, 並且持續開拓中.

anyway, 我覺得這是有可以且值得深入討論的空間啦! 但說實在話, 我覺得根本也不是什麼要不要 impact to design 的問題, 而是整個系所方向以及老師的問題. 老師觀念是否開放, 是否認同你的東西具有 significance, 及是否跟設計領域有關的等等這些問題. 因為不同的學院風格會對於設計有不同的詮釋. 像是雲科有非常傳統的純設計研究及博士班, 所以它們對於設計自有自己一套標準. 反觀交大, 設計還只是一個一般性代名詞, 加上扣上一個 ARCHITECTURE 的大字, 兩個很大的概念加在一起就變成了什麼你應該知道. ^^"

 
At 11/24/2005 05:35:00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我了解你和鄭老師對於Design+Architecture的廣義且感性的詮釋其對等關係與相加的廣度,但與相反的來講design in Architecture,建築設計是廣泛的設計裡頭的一環與內涵的關係,其實兩者只不過定義上的差別不是? 並非要去刻意鑽字面上的解釋與定義,因為就單一個字可以做無限的聯想,要沾到任何的研究領域邊緣都不是難題;相反的一串字構成的句子,卻有可能限制一個人的思想,這些是哲學思考的邏輯差異。

因此我還是回到實際層面來講我當時的想法,沒錯其實就我們這一屆畢業的同學所做的研究來看,就像我選出來的幾篇論文,代表的不正是同學不受拘限的研究環境嗎? 幾乎已經很難看出他們之間的共通性,唯一的共通性就是對建築設計有關。如果我說我做了一個跟視覺心理、工法、行為、認知有關的互動研究,而且可以被應用在公共空間的使用上,但對於建築設計可能無法有直接且顯性的貢獻關係,需要靠額外的說詞甚至是強詞奪理的來聯想到建築的設計上,按照交大官方的說詞是不被允許的,但實際是怎樣其實你也知道,只要你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可以合理的說服,基本上還是可以通的。但我特別提出來講,除了描述我們是在建築所下面做媒材研究,某方面也是in architecture讓研究策略變成是我會從傳統建築設計環境的行為的涉略開始,再慢慢向外擴充到我想談的媒材議題,當然這個向外的廣度在交大是自由的且是基於建築設計的,也就是符合鄭老師所提交大其實也沒有限制的看法。這跟單純以廣大的設計議題要來找與建築相關的,在想辦法拉回建築設計,我不知道兩者之間那種比較好,但就有可能像oceanNORTH在演講提到他用媒材做設計時,一些偶發性的且無法控制的現象會發生。

所以結論其實交大也好雲科也好,其實都有一定的廣度,限制只有是學生自己的想像以及你所說的教授們不同的研究態度跟對設計方法的要求程度。但是in architecture或許應該被解釋成是我剛講的從建築出發或是基於建築,而非單從媒材出發再想辦法回到建築;而侷限更應該被解釋成交大建研的學生被要求所做的研究需要去思考對建築設計的貢獻,而不是研究題目上的限制。

 
At 11/24/2005 11:28:00 下午, Blogger daniel said...

有一種書, 裡面專門記載幾位專家或建築師之間的對談, 或是訪談紀錄等. 你是在擬稿準備出版一本那種書嗎? 哇~~~~~~ ^^" 書名: [[建築.設計.教育 之對話]]

 
At 11/25/2005 12:30:00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Hey!我是Denny
還是非常高興認識大家,但開門就先提出我的疑問,才更符合討論的精神。

老實說我對互動設計的觀念還停留在UI的發展上,對於不同媒材、空間或是社會關係,對我都是新的想法,所以感覺滿新鮮的,不過,如果從人因的角度上來看,提出一個可能的觀點來思考(也是我正在思考的問題):就產品設計上,我們常使用回饋來做改進的方針,甚至在設計當初就參考許多回饋來製作設計課題,但在Project裡面,我比較看得到的是大家對於Concept上的闡述,卻侷限人們互動的方式,這個很詭異,如果我這個東西是讓使用者得到更多互動,但僅侷限他只能做一個動作(例如把隱喻處理過的indicator,傳送資料進入recpetual process(應該是翻做接收性的過程)最後產出互動的結果,且可能結果只有Yes,then...單方向的互動。這個很可惜。
如果互動設計的方向,在於產出人機互動的新模式、改變人的某種行為或是進行新情境的融入,有些project已經達到了,但也有些互動,可能不需要這些新媒材就作得到(比如說傳信息要經過瓶中信,但實際上一通電話就解決的事情,還比較有效率)。所以,總結一下,當我們做互動,還能夠有更多的彈性嗎?而且,有沒有評估的方法讓我們的互動設計會做得更好?

當然,就學校來說,我同意方向互異但殊途同歸,都是要解決設計問題所用,也就是為什麼每次都會問到對設計的影響是什麼?如果沒有影響,那也就不用做了啊。那成大工設所也是著重在建立CAD之上,沒有其他的原因,就是老師只會做這些東西(哈哈),而且投期刊的中獎機率也會比較高,可能就是原罪吧?當你已經嘗到了過去的果實很甜美的時候,通常也不願意再去嚐一個"看起來很美麗,但實際上不知道味道如何"的果實,5年五百億也是推波助瀾。

扯遠了,還請大家多多給我指教才是。

Denny

 
At 11/26/2005 02:19:00 上午, Blogger daniel said...

To Denny:

嗯, 對! 互動設計在行為分析時的彈性需要拿捏的很準. 這其實應該也是看設計的對象和解決問題與目標而定. 不過這確實是在做互動設計時的一項挑戰. 另外還有就是你提到的設計是不是有正確的使用情境也很重要.

 
At 11/26/2005 05:08:00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所以說保留瓶中信傳遞訊息的情感介面,再結合新通訊科技所帶來的效率性,可能就是一個重新檢視傳統話筒使用介面的機會。甚至可以套進去一個不平常或是不慣用的操作模式。像這樣的溝通介面探討的案例其實也不少;像tug tug它的情感介面允許話筒的兩端透過拉扯電話線的動作來達到談話之外某些情感上的傳遞與互動。另外像影片中不管是透過敲擊木板的動作來連結遠地兩端的使用者或是環境中的物件本身可以作為溝通的媒介(Message Table)來說,溝通已經被詮釋為除了講究效率的文字對談之外的一種情感聯結與察覺的方式。雖然這些概念性的原型設計尚需要經過市場的洗鍊與使用者的需求檢驗,但或許就是試圖在告訴大眾可以有這樣的溝通概念產生。而且我也覺得這些設計案例可以更加強互動不預期的部分,而非設計者已經侷限好的一對一反應模式,也就是Denny你指出的if..then 的不足之處!! 針對這個我曾經有寫過我對於interactivity與interaction的不同想法,有機會可以討論看看!!

Related:
IDII :Strangely Familiar

PS: 我是不是太認真了^^'' Wa....

 
At 11/26/2005 05:13:00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PS: tug tug 倒還蠻像遠端拔河的!! ^^'' 看影片後面就知道,蠻有趣的一個idea!!

 
At 11/27/2005 12:56:00 上午, Blogger daniel said...

所以互動設計師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如何詮釋涵構 (context), 對於某個物件, 環境, 乃至於對這個世界的涵構的詮釋. 就單純的 "遠端溝通" 的概念, 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可以詮釋成許多不同的面向. 像"黑金剛"或許指涉的就是高機密, 高安全, 高緊張, 簡短, 迅速...等等涵構或印象的詮釋, 所以它會有連帶的發展一套專門的暗碼或語言系統, 卻不適於用來做日常人際溝通用的. 同樣的, 如果用情感的角度切入, 遠端通訊變成是情感的延伸與傳遞, 那麼高機密, 高安全, 高緊張...等的詮釋便完全不適用, 取而代之的也許是個人化, 情感導向, 以及非語意溝通的部份. 以電話的例子來說, 在某些涵構的情況下, 電話是一個緊急連絡兩端的媒介. 但是在另一種涵構的情況下, 電話則是一種情感交流的媒介. 所以說, 涵構的正確性真的很重要, 因為它決定了物件在該時空下所扮演最合宜的角色為何. 另外也該注意的是, 如果像瑞士刀一樣, 只是拼拼湊湊不同的工具, 而沒有考慮到合宜的使用情境, 也不是一個好例子.

至於說非預期的互動模式, 我覺得 PUI 提供了一個嘗試的方向. 但是, 這裡有一個值得思考的地方. 那就是: 一旦非預期的互動被使用者使用過(經驗過)之後, 那這個互動機能勢必變成預期中的系統反應, 就不再是非預期的互動機能了. 所以, 或許系統該提供的不是使用者預期之外的機能或服務, 而是能夠擁有更高彈性的互動. 而這也一直是 AmI, context-based design, tailorable technology, etc 一直亟欲達到的目標, 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讓介面可以依照不同的涵構, 而給予最合宜的互動媒介.

 
At 12/04/2005 04:36:00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O&D還不快把論文寫完!!還在這裡清談.年底的東海設計營記得要來參加喔.看看我們能不能在那時合作出一些東西來.btw, 瓶中信的感覺比電話好太多了.i hate to use phone. it's too interruptive. 語言只會讓人產生誤解,還是用心電感應就夠了. 你不覺得有時候拿著電話,但是兩邊不說話,卻又了解彼此的感覺比較好嗎?

 
At 12/04/2005 10:54:00 上午, Blogger daniel said...

哇~又被發現了~ ^^" ok 喇, 希望可以在年底前口試完... 嗯, 舵啊, 其實心電感應是最神妙的. 再複雜的科技, 可能都無法確切地媒介這種人與人之間獨特的本能溝通方式. 到時候的workshop你們會探討這方面的議題嗎? hmm...東海見再聊啦! ^^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