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Catalyst in the bar!

以前有一個荷蘭小女孩在海邊寫了自己的名字跟住址放入一只空瓶, 然後放入大海流走. 過了幾年之後, 一個英國小男孩在海邊玩耍時不小心揀到. 過了十幾年之後, 他娶了一個荷蘭女人, 沒想到, 就是她. 這...就是瓶中信的故事.
之前在雲科 TA 的時候, 其中某組同學在上述故事的概念導引之下, 做的一件互動作品 InfoRiver (資訊河流) 便是將空間元素 (牆, 地板, 天花板, 桌面, etc) 引伸為資訊河流的隱喻, 讓環境中飄流並充斥著各種包括影像, 文字, 聲音等等的數位資訊. 使用 "河流" 做為視覺隱喻的主要目的, 是希望透過這種方式促進非同步的人際社交行為. 讓人們可以較暗誨的方式分享訊息, 進而促進人際互動. 而 InfoCapsule (資訊膠囊), 則是用來存取與操控這些在空間中 "飄流" 的數位資訊. 資訊隨手可得, 不需要透過鍵盤或滑鼠等外顯的存取介面, 而能夠輕易藉由 InfoCapsule 的撈, 轉, 放, 弄...等人類自然操作物件的行為, 直接操控 InfoRiver 上的數位資訊或與其互動. 例如, 將桌面上飄流的 icon 撈到靠近使用者身體的 "岸邊", 可以放大圖片; 或是將數位資訊撈到 "港口" 可以將其儲存在膠囊裡面蓋起來帶走, etc.
其中一個可能應用的場合是在 Lounge bar 裡頭. 男生可以點一杯 frozen vodka (maybe 點一杯贈送使用一次?), 將心中想說的話飄向隔壁桌心儀的美眉, 藉此傳達心意. 至於她會不會恰好撈起來看, 就看兩人之間的緣份啦...
related links:
[前po] 雲科大TA終於結束了
[前po] Ambience-Centered Design
運算與媒體的對話 (by dickypan)
InfoRiver 的 video (by dickypan)
5 Comments:
嗯!! ohno 的第一個問題, 在他們評圖的那一天, 鄭運鴻老師也問了類似的問題: "為什麼要用膠囊?" 畢竟膠囊跟河流之間的關係, 還不若船隻跟河流的關係那麼密切, 那麼, 為什麼要用膠囊呢?
其實, 這確實是個可以挑剔的地方, 我也承認. 不過, 好在的是, 膠囊在這個 scenario 當中, 其實只是一個很 fancy 的容器的隱喻而已. 所以其實它只是一種例子, 它意謂的是使用者可以個人化自己的 "資訊容器", 包括瓶子在內, 任何可以用來裝載(資訊)物件的容器即是. 評圖當天也有人提出用手機做為資訊膠囊的想法, 我想這樣的概念應該也是可以類推的.
我想, 瓶中信和留言板的差異其實是很主要的, 那就是情境與意境. 留言板通常是用於公開公眾討論某些議題 (formal or informal) 之用. 但是瓶中信, 卻讓人的溝通經驗超越單純被動的瀏覽與post/read, 而是主動去探尋與搜索, 或是創造不同的"溝通策略" (例如以時間差或流放位置設計不同的流動路線). 留言被增加了一些變因與變數, 例如你留的言可能會被不對的人打開, 或是在沒有人看過的情況下就流到了下游被水沖走. 所以其實僅管 "留言" 了, 它卻是不穩定的, 是動態的, 但這些可變因素確又是可被人為操縱的. 我想這是它比制式留言板有趣之處之一吧! :)
ohno,難怪你都把不到妹.瓶中信多浪漫啊!拜託!重點在人丟出瓶子時,對撿到瓶子的人的那種期待.當然啦!瓶中信不都是那麼浪漫的.瓶中信的開始,是海難求救用的.你看到的大海,代表的是絕望.
還是Daniel說得好,放在夜店,丟出瓶子,現場任人撿取.野獸,恐龍,一翻兩瞪眼.呵.
Daniel大仔,歹勢啦!貴波借我放屁一下.
裝笑沒人理.好.我正經一點.
我不覺得一個設計者,會在自己的設計建構初期,會有那麼多完整的情境假設.所謂的溝通不確定性,到底是建立在對媒材本身的不信任,還是並不期待自己的訊息能被正確的傳遞,什麼是你說的"豐富的不確定性"?
如果是照你講的,電話是可以依照context的好壞,喜樂與否,顯然就和使用時的情境無關.那這樣無法回答,到底什麼是你認為的好的媒介物.事情不是只有正反兩面,而且也沒有什麼正反.正反是自己的感覺投射,和媒介物本身沒有關係.設計者想說的,難免和觀者或使用的的角度不同,但是不能怪觀者程度太low,觀者也不能說設計者沒概念.只有單純的從設計者傳達出來,不經context檢視,而做出好壞正反的評判,是危險的.
你把不到妹,不浪漫,那都OK,沒什麼大不了.不過按照你的邏輯,如果我的感受,就覺得不把妹,搞感性的人low,是嗎?不是的.情境不同,進出的context也不會相同.留言板不會給你確定的感覺嗎?還是會有所恐懼的地方吧?還理性吧?啊?
好啦!ohno,我累了,不想和你打什麼你所謂的筆戰.文字本身,就不容易清楚的表達情感,如果受者還有意誤解,那還真的欲哭無淚.最近我有個親身的體驗,下次有機會見面再分享一下.
就是因為文字本身的特性,我一定要求自己,把嬉笑怒罵的感情,真實的表達出來.哎...還是別多說了,免得讓我的摯愛--Daniel波主不高興了.好,我閉嘴.
wa~ 偷哥OK喇, 您願意賞臉, 小的怎麼會生氣呢? 頂多只是不爽而已...(哇~just kidding)
請盡量~ 沒問題! 有問題就是要溝通嘛. ^^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