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27

互動設計仍然只是一種藝術形式

這一期的 ACM interactions 雜誌 (Volume 13, Issue 1, January + February 2006), Donald A. Norman 又再次吐出驚人之語. 這次他說: 互動設計仍只是一種藝術形式, 而人因才是真正的工程 (Interaction Design Is Still an Art Form. Ergonomics Is Real Engineering). 不過和他上一次語出驚人的 "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是有害的 (User Centered Design Considered Harmful)" 比起來, 這次他在文章的開頭就招了: 他下這樣的標題, 只是要試著引起讀者的注意 (果然是研究認知心理學的, 連下標也這麼 "有心機").

那為什麼說互動設計是藝術, 人因才是真正的工程呢? 因為 Norman 發現在學術界的互動設計實務上, 經常會趨向創造出一些無用之用的產品. 那些產品, 經常無法真正去解決人的問題, 或一旦人的問題介入, 就會變的很複雜而難以被完美地設計. 而那些無法真正走入生活與市場的產品, 只能姑且稱其為藝術. Norman 的建議是, 人因工程領域 (Human Factors/Ergonomics) 是一個發展歷史悠久, 研究方法成熟的領域. 而 CHI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 做為人因領域下面一個專門研究關於人和電腦互動的子領域, 理應借鏡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 來解決複雜的人因問題, 讓設計出來的產品可以更符合人 (市場) 的需求與期待.

這或許也說明了, 為何工業設計和互動設計兩個領域, 研究對象或產出看似雷同, 但卻會是截然不同的思考與發展模式. 不過, Norman 提出的重點, 並不是要單方面批判互動設計研究方法的薄弱, 而是覺得這兩個看似分化的領域可以多些交流與學習, 人因工程可以更有設計的考量因素, 而互動設計可以更有方法.

related links:
Donald Norman: Interaction design is still an art form.
Don Norman's jnd.org
[前po] 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是有害的
[前po] AD3 決選勝出: Cabinet (互動設計與相關領域之間差異的些微論述)


5 Comments:

At 2/27/2006 10:59:00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經由正德推薦來的
你的blog很棒 真的很棒~
外表炫麗 介面容易 而且有內容 good
我會好好努力加油學習的
阿培在此

 
At 2/27/2006 03:32:00 下午, Blogger daniel said...

阿培你好:
對於你的讚賞實在不敢當, 也很高興 & 謝謝你的捧場. 剛才看了你的 blog, 發現也是個難能可貴的精彩 blog, 資訊很豐富. 雖然對於電信傳播的理論及法規我不甚熟悉, 但希望有機會也可與你們多方交流. 加油! 和正德好好搞啊~ 台灣的電信傳播靠你們啦...^^

 
At 2/28/2006 06:03:00 下午, Blogger Denny said...

這個議題,尤其涵蓋相當多的互動設計->傳統領域的互補,但就我現在所認知的人因工程設計來說,互動設計對於認知模擬上非常有幫助,尤其是探討人的認知上,互動設計可以以更少的成本與更多的特性讓研究者獲得更多的情報.

但人因工程有一部分是屬於可以用儀器去測量的部分,像是生理上的EMG,EEG等,對於互動設計上就比較用不太到,現在看到的互動比較多的是用手部操作,或身體姿態判讀,統一性的操作性未被提及,也沒有所謂的安全性問題

所以在考慮人因工程的同時,其實也象徵性的邁入另種思考,互動設計若要形成產品規範的一環時,能否兼顧其創意?就是讓互動進入實際應用的範圍了

 
At 3/01/2006 03:39:00 上午, Blogger daniel said...

其實我覺得將互動設計和人因工程結合, 應該也是必然的趨勢. 只是在廣大的互動設計領域目前這樣搞的可能還是少數. 畢竟互動設計以現階段而言, 重點還是在探索新概念與互動模式開發等, 無力也無必要考量特定涵構與行為之外的人因條件.

但是, 如果可從人因工程或甚至其它相關領域得到一些設計準則, 例如使用性/耐久/安全性/生心理滿意,etc., 然後在做互動設計的時候, 反覆檢驗設計產出是否符合那些設計準則, 應該可以加大讓互動設計被落實並走入商場的機會. 只是不曉得這種面向應該歸類為哪一種. 是歸類為互動設計? 人因工程? 還是...互動設計的人因工程 (IxD-Ergo Engineering)? 呵呵...XD

 
At 3/03/2006 08:05:00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大師發言果然不一樣,如果翻閱傳統人因教科書,人體各式姿勢尺寸圖真是不少,唯讀少了人腦那部份的尺寸圖,對於人類情感與反應的關注,好像還是互動比人因前衛的地方.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