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24

和 BenQ 學長吃飯

今天下午跟大夥到新北投和小 P 喝下午茶. 小 P 是我大三時, 修研究所課認識的學長. 他的碩士論文是做華文入口網站之文化使用性 (Culturability) 研究. 他研究所一畢業後, 便進入 BenQ 數位時尚設計中心擔任設計研究員. 本來想說是不是能夠進去 BenQ 的數位時尚設計中心參觀, 但因行政程序煩瑣, 所以作罷. 大家就在新北投捷運站對面的采風餐廳喝下午茶聊天.

基本上, BenQ 數位時尚設計中心共有 7~8 個 Team, 分別做工業設計, 趨勢研究, UI (使用者介面研究), 前瞻設計研究...等等. 小 P 所在的是 UI Team, 專門針對 BenQ 的使用者介面進行使用性工程及設計評估. 比較有趣的是, 在他們的工作當中, 有大約 20% 的時間在開發新的概念性產品. 今年他們有一個手機的概念性設計, 已獲得 iF 的 Too Good To Be True (如果能成真就太好啦獎) 獎項, 於近期內將會公布.

在聊天的過程中, 我們也了解到, 即使市場上有需求, 並非都值得企業投入成本去開發. 例如, 一個電源線的捲線器, 能夠讓筆記型電腦的使用者方便很多, 但如果現階段它的開發成本效益不大, 它就不會去做這件事. 所以, 有時候商業和設計確實是需要相互妥協的.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的廠商都只願意跟進, 而少於從人生活中的需求去發現問題, 開發一種全新的互動產品. 畢竟, 跟著人家做手機, 做筆記型電腦, 做 mp3 隨身聽, etc 所需要的研發成本與風險, 不若一個從無到有的創新設計來的高. 不過, 我們另外有問到一個問題, "BenQ 將來會不會像荷蘭 Philips 一樣, 有一個 Lab 致力研發創新的概念性產品?", 小 P 的回答卻是肯定的. 只不過現在對 BenQ 來說, 最多只能做到 5 年之後的產品設計, 若要像 Philips 那樣做到 20~30 年之後的產品設計, 需要慢慢走向那一步.

聊著聊著, 不覺已夕陽西下...

related links:
[前po] 華碩設計中心參訪
[前po] 互動設計師職缺
[前po] [轉] 全球最大的數碼研究所
[前po] 簡約領導的設計 (Simplicity-Led Design)
[前po] Philips 新品牌定位: 'Sense and Simplicity'


4 Comments:

At 7/25/2006 06:42:00 下午, Blogger daniel said...

hi jackie,

那天我們在聊天的時候, 我記得好像有提到一點關於 workshop 的事情(?) 我想 BenQ 應該會很支持這一類活動的... :)

對了, 登文老師那天在問, 他說之前在 nightmarket 2006 會場上, 你有問他關於 nightmarket 2007 的事情, 他目前已有一些想法. 所以請你有空的時候撥個電話 or e-mail 給他吧!!

 
At 7/29/2006 12:52:00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好像已經公佈了

http://webserver.ifdesign.de/beitrag_details.php?offset=1&sprache=1&award_id=118&beitrag_id=28233

"Classic Usages, Mobile phone"
BenQ Corporation
Taipei, Taiwan

 
At 8/05/2006 02:01:00 上午, Blogger P said...

嗯,既然已經公佈了,我想就可以繼續延續著這個得獎的設計來討論。主要就是當我們擁有依個新的介面時,究竟應該以通用性設計來出發做個全新設計,或是以仿製延續舊有介面為發想點來做為基礎?這是兩種很有相似性但又不太一樣的邏輯。

以得獎的設計來說,是採取借用既有事物的方式讓使用者不須轉換原本的使用經驗。

不過換句話說回來,那像是iPod或類似MCE的介面就比較像是試圖以一個簡單的邏輯來操作許多複雜的行為,而且也有使用者願意接受這樣的安排。那麼究竟是哪種會比較好呢?我其實是比較偏向單一性的簡單規則的。畢竟類似OKWAP背口訣或Win的Start這類不一定好用或實用的設計,等到成為既定習慣或量大到一個程度,它就成為標準或慣例而讓接受度提高。這種方式有點類似使用簡單且固定的邏輯操作方式來訓練教育消費者。只要有基本的學習能力,大概都會知道如何使用。全屏幕觸控的使用方式到底好或不好,這應該沒有標準答案。不過有一點倒是很確定的,就是當介面是隨著使用功能而任意改變時,就應該要有一個強烈的中心印象來維繫整體手機的一致感,而不會像是跳躍式的工具切換。

我一直都很喜歡以前HP做的Media center PC所採用的動態放大縮小樹枝狀介面,可以讓使用者清楚的了解自己目前處在在哪個層次中,以及你的上層和下層得狀態。線在眾多手機的介面都是跳躍式的,你在功能的深處時大概很難知道往上或往上上一層中其他的內容是什麼。不過功能表別做太多層也是手機上應該會遵守的原則吧。

總之我的感覺就是如同這個獎的名稱,it's too good to be true.
最好在手機的功能上還要搭配A2DP, Push mail, HSDPA, 300萬畫素以上相機,3.5mm耳機孔(BenQ還沒有任何一台有做在機身上),4G以上MD,主流記憶卡。Though it's still too good to be true.

 
At 8/05/2006 11:25:00 上午, Blogger daniel said...

我覺得 ipod 能夠成功地以簡單邏輯操作複雜行為, 在某些設計下是可行的. 但如果要用 ipod 的介面來操作數位相機, 我不曉得是不是會比當今數位相機的介面來得容易使用? (當然這是有可能的, 不過需要更多的成本研發適當的介面與評估使用性.)

我覺得這件作品成功之處在於它是從 activity 的角度, 看待 mobile product 這件事情. 人們現在手邊有太多 3C 產品, 而不一定在什麼時候需要利用這些 3C 產品進行不同的 activity (e.g. 照相, 記事, 打game, 打電話, 上網, etc). 這個產品, 把這些 activity 所需要的目前最適化介面整合在一個小黑盒裡面, 並且根據不同 activity 的需要, 立即重塑與最適化 (adapt) 它的介面. 這種產品必然有其限制, 不過好處是在於它把當前人類在移動中所可能需要透過 3C 產生的 activity 皆整合在一個 "adaptive universal controller" 裡面. 我覺得這是很簡單的概念, 在作法上卻很實際和聰明, 因為它選擇延用既有的人類操作習慣, 而不是再去為既有的 activity (而非新的 activity) 大幅改變使用介面.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