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30

驚見 IDII 第一位台灣人

今天逛了一下 3AD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ance Design), 一個關於日常生活電器產品設計的年度國際研討會網站. 看了看今年的議程之後, 發現無論是 paper 或 design competition, 幾乎都是 IDII, RCA Interaction Design, 和 TUDelft ID StudioLab, 這三間在歐洲互動設計界頗富盛名者的天下. 因為在 3AD 報告的設計作品, 大部份都是研究者的 master thesis project, 都是一些屌貨, 但是研討會論文集又還沒出版, 所以我就先用 google 搜尋有沒能夠 "在線觀看" 或 "在線下載" 的 video 或 thesis 介紹網站, 先睹為快.

後來連到了 IDII 的 Exit/End of Year Show 2005 (即 IDII 的 2005 畢業展), 在走馬看花的過程中, 突然驚見 Chia-Ying Lee, 這種 "台式英文名字". 查了一下, 發現應該是第一位進 IDII 的台灣人! 台大資訊系, 以及 L.A. 南加大多媒體與創意科技背景, 目前在 IDII 唸 master 第一年. 她的個人網頁上有她一些作品的 scenario video. 看到在 IDII 這麼有個性的設計研究環境出現台灣人, 真是令人滿興奮的. 有那麼堅實的程式技術背景, 我想她在 IDII 應該可以很專注在發展設計上吧! 狂賀! 道喜!


2005-06-29

雲科大TA終於結束了


今天是在雲林科技大學設計運算研究所, 設計運算專題助教的最後一堂課, 同時也是雲科同學們這堂課的 final presentation. 這門課的主題, 主要圍繞在環境智能 (Ambient Intelligence) 的概念及 Physical Computing 的實作教學. 環境智能是歐洲 ISTAG 和 Philips 提出的一套未來數位生活的願景. 為了嘗試在台灣 run 類似的概念, 這學期才被老師抓去那邊帶同學嘗試做一些東西.

為了今天的 final, 特別邀請了三位嘉賓遠赴而來充當幹譙先生: 1. 工研院創意中心的鄭運鴻; 2. 來自 Art Center, 中國A.I的總經理林建華 (特別感謝 suno 大哥的 "牽成"); 以及 3. 在大陸設計監造無數 freeform 案的交大建築博士班學長施勝誠. presentation 共有四組人馬, 一組四人, 分別展示各自從環境智能概念去發展的環境裝置: AmbientWindow, SilenceWall, InfoRiver, and InfoCapsule. (因為 DV 和照片都還沒過出來, 待以後有時間再將各組的作品整理上來) 基本上, 在看過各組的 presentation 及實作成果展示之後, 每位來賓都給了一些很好的意見與回饋. 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的完整度很高, 激起大家的高度興趣與討論.

不過, 比較大的問題, 和往年在交大一樣, 就是同學剛接觸這種東西, 容易掉入玩技術的泥沼, 反而忘了原先的設計初衷及設計問題, 間接忽略了設計方法的邏輯性. 因此造成 powerpoint 報告的內容, 和最後呈現出來的裝置, 中間會有一些未交待清楚的想法上的 gap. 但我覺得這是剛開始接觸 Physical Computing 的必經過程, 一開始必定是先玩技術, 熟悉技術的可能性. 等實作過一些完整裝置之後, 自然會去思考 "介面為何這樣設計?", "form為何用這個metaphor?", "使用者到底是誰?" "使用行為為何是這些?"...等等這些 usability 的問題. 只是說, 當前大家還在 "實作多於思考" 的階段, 因此無法在今天呈現出一個從概念到最後的產出都很嚴謹粹練過的報告. 不過呢, 對於我個人來說, 大家能夠把東西如期實作出來到某個程度, 是最令我欣慰的. 大家都很肯定一個學期內從完全沒接觸過 Physical Computing, 到有一些成果, 每一位同學的努力.

總體來說, 我覺得雲科要 run 這個東西的條件會比其它地方好很多. 一來是他們修課人數多, 二來是他們實作能力夠 (研一就狂操 C++, Java, KB, GA, etc), 三來是大家都來自不同背景, 但離設計又不會太遠 (視傳, 空設, 室設, 工設, 資管, etc), 還有一項特點, 就是務實. 也就是鄭運鴻老師今天有說到的, 他覺得這些同學沒有做設計那種習慣性 "華而不實" 的態度及言表, 這是非常可貴的.

note: 因為 DV 和照片都還沒過出來, 待以後有時間再陸續將同學的作品整理上來.


2005-06-28

聶森:高蓉蓉之死給附和中共者一記棒喝

quote:
最近我由一些體驗發現到,自由世界許多國家的政要、主流媒體、大商人、中國問題專家,並不像我過去天真地以為,他們對中共的許多罪行和對法輪功群體的迫害不知情。以前我常常會把他們當成是全然無知者的情況來對待。當然,其中可能確有一些是無知者。但由最近幾次的經驗顯示,他們確實有相當比例的人是知情者,甚至是隨聲附和的同謀幫凶。也許有許多事他們知道的不完整,但是他們是知情者。
(...more)

nice article.


2005-06-27

畢業啦


謹記 2005/6/25 "形式上"的畢業典禮...

related link:
ohno 的碩士症候群發病特徵


2005-06-26

biocommunication with plants (2)


昨天起個一大早去陽明大學聽了 "Primary Perception: Biocommunication with Plants, Living Foods and Human Cells". Backster 本人因為腳受傷沒能前來台灣, 因此由他的助理研究員 Franci Prowse, 做了一個鐘頭精彩的分享. Franci Prowse 表演了一段口笛與歌唱做為開場, 放了許多的 slides 與照片, 從四十年前, Backster 如何開始這個方面的實驗, 到她加入他的實驗室, 一直到後來陸續發生的一些事情, 包括來自不同國家的學者前來踢館, 又如何戲劇性地從反對 Backster 到力挺 Backster. 其中當然也放了一些實驗紀錄, 以及他們研究中所發現的各種有趣的事. 相當輕鬆而有趣. 對於有人尋問, Backster 這一連串的研究背後是否有什麼假設或理論? Prowse 卻這麼回答: "i'm not a quantum physicist (量子物理學家), i'm just a psychic (追求精神事物的人). you should ask quantum physicist." 她說, 這些實驗持續了四十多年, 至今還在研究, 她只是要讓大家知道, 確實已經有這些現象, 而需要更多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一同來探索這些現象背後的意義.

這個研討會最大的宗旨, 其實就是要大家放寬心胸, 不要被自己的眼界所限制了自己. 工研院測量所的施學競在研討會上提到, 科學本身目的就是要探索未知的事物, 但現在的科學方法, 卻都是完全認識了一件事物之後, 才承認它的存在. 尤其目前各種量測裝置的解析度是非常有限的, 若量測裝置的技術沒有突破, 則科學也認識不到量測得到的之外的東西. 因此科學的進展是非常緩慢的. 更不用說人類所能見的, 還只是光譜中的一小段, 所能聽到的, 也只是聲域範圍的小部份. 相對於人類, 動物 (例如狗) 卻還能見到人所不能見, (或如海豚) 聽人所不能聽. 在 X-ray 發明以前, 也是 90% 人質疑 "有一種光, 可以透視人體", 因此, 面對科學, 我們應該要以更開闊的心胸去探索各種可能性, 而不是一昧批判與封閉.

p.s. Backster 的著作 "Primary Perception", 至今在國外已經有十種語言的版本, 但一直沒有中文版. 預計明年 2006 年將會由博大出版社出版.

related links:
Primary Perception from amazon.com
www.primaryperception.com
[新聞] 正見新知的精采對話



若是從這種角度看互動設計 (interaction design; HCI), 可以發現互動設計其實剛好是介於科學與藝術兩種 fundamental belief 之間的橋樑. 互動設計最常被操作的方法, 就是透過觀察, 分析 pattern, 再 mapping 到系統的互動機制, 最後 user testing. 互動設計可以不必討論現象存在的意義, 而是相信一切有形的無形的現象, 透過互動設計, 可以幫助使用者強化或認識某些事情. 其實設計的本源也是如此, 從以前以讚揚神為目的的建築設計, 一直到現在的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 都是先相信使用者一定正確, 只要有需求, 設計就可以做. 而不需要真正證明神或廣大使用者的存在, 因為那又是另一個行銷與市場的問題. 因此, 互動設計從社會與學術意義上, 應該也有種建立橋樑的使命, 發展新的方法幫助科學做實驗, 將難以被客觀討論的個人感受, 透過互動設計, 轉換成能夠被運算與進一步觀察的機制. 純粹個人雜想.


2005-06-24

biocommunication with plants


Rich Fletcher 博士, 一位到 Tangible Media Group, MIT media lab 的訪問學者, 在 2002-03 年之間 run 了一個 project 叫 "plants sensor". 這個 project 的主要目的, 是想要透過感測器搜集植物活動動態等相關數據, 用於分析並瞭解植物所蘊含豐富的資訊. 這個 project 不知道 run 的怎樣了, 因為都沒有後續消息, 也沒有什麼相關的 tangible plants(??) 之類的東西...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種研究在 media lab 太過學術, 找不到 sponsor 所以停掉了? :P

關於這類的研究, 可回溯到由巴克斯特 (Cleve Backster) 在六零年代所進行過的實驗. 巴克斯特原本是研究測謊儀的專家. 有一次他將測謊儀接在一株植物上:

他走到15米外的地方心想拿火燒掉它的葉子看看有什麼反應,沒想到測謊儀出現了像是人喊救命的曲線,無意中了解到植物的特殊反應的巴克斯特,從此專注於植物祕密生命的研究,隨後還發現了植物擁有超乎常人的感應能力。這項研究的對象也從植物、微生物擴展到人類的細胞,最後發現了生命具有超越空間的感應本能──Primary Perception。(quote from dajiyan)


關於他的研究, 明天將在陽明大學的研討會上報告, 題名為 "Primary Perception: Biocommunication with Plants, Living Foods and Human Cells". 我會過去看一下他的研究方法和實驗過程, 屆時再在這邊 summarize.

related link:
舉世轟動的巴克斯特植物研究
令人驚異不已的巴克斯特科學實驗
巴克斯特科學實驗新書發表


2005-06-23

MoCATaipei 膜中魔 6/4 至 7/24


i-的空間 (2005) (mocataipei.org)

今天早上在中國時報上看到關於 "i-的空間", 一件由李嗣涔教授與青鳥新媒體工作室合作的科技藝術裝置的新聞. 這件作品, 目前正在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Taipei) 的膜中魔特展, 主要是以視覺藝術的手法呈現李嗣涔教授對於 "撓場" (torsion field) 的實驗結果. 因為新聞上說, 有極少數參觀民眾進到這件作品的展場裡面, 有一些不尋常的生理反應. 因此, 我就想說也去碰運氣試試看. 不過呢, 和大多數參訪民眾一樣, 並沒什麼特別的感受. 結果現場還遇到一堆記者, 不小心被訪問了, 不知道晚上新聞會不會播出來... :P


陶亞倫的 "光膜" (2005) (mocataipei.org)

雖然初衷是想去體驗 "撓場", 看看是不是有什麼 invisible 的 ambient 的東西可以啟發我們老師常掛在嘴邊的 "spatial sense". 很幸運地, 這個展覽好像本來就是在嘗試使用不同的媒材去創造空間感官經驗, 而其中許多件作品都很令人驚豔, 啟發了我不少 ambient 的概念. 其中最被感動的是陶亞倫的 "光膜". 透過玻璃, 鏡子這些傳統媒材, 純粹的光線就能圍塑出動態空間. 建議各位玩空間和新媒材的同好一定要去看看這個展覽, 感受不曾經感受的 "spatial sense".

經過兩次前往 MoCATaipei 參觀策展人特展 (上次高千惠及這次張元茜), 會發現一個現象, 就是科技藝術作品當中, 探索超自然 (super-natural) 的作品, 或是作品中呈現類似影子的, 有逐漸增多的趨勢 (例如探討冥想, 念力, 氣場, 宗教與科學之類的東西). 只是似乎還沒有人將這些東西做一個系統化的整理. 不過我相信用藝術手法探索超自然這一塊領域, 應該有機會搞出一點什麼東西, 甚至發展出學理之類的. 雖然無法確定台灣未來的科技藝術會怎麼走, 但可以確定的是, 台灣的科技藝術似乎逐漸被外界看重了. 這是值得欣喜之事.


2005-06-22

悼!高蓉蓉被虐殺致死


前幾天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 心情實在很難過. 這已經是第 2575 個, 因為信奉真誠, 善良, 容忍, 而被虐殺至死的大法弟子, 發生在號稱科技進步, 社會文明的 2005 年的今天. 在這個世界上, 竟然會有人因為收受利益, 拿了錢, 就可以泯滅良心, 對一個打不還口, 罵不還手的弱女子, 使用極盡殘忍的手段, 將其折磨至死. 甚至, 在好不容易被營救出來的情況下, 卻還伺機將她綁架回去, 虐待至死.

一個曾經在國際社會公開發聲的案例, 世人與國際組織卻沒有辦法保護她, 只能眼睜睜看著她再被綁架回去, 下一次再看到她, 竟是被虐殺至死的死訊. 難道我們就只能默不作聲地辜息邪惡在檯面下偷偷地幹齷齪事, 檯面上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商人再不斷輸血給他, 讓他有更多的錢可以顧請更多的流氓, 殘害中國僅存無幾的善良同胞? 只因為擔心自己當年非法取得的政權的喪失, 卻毫無根據地懷疑其它信仰者?

世界主要媒體為了中國商業利益而不敢播報相關消息, 做為非主流媒體的設計者, 我必需思考: 該如何透過互動設計的手段, 幫助世人認清真相, 一同來制止迫害呢?

related links:
飽受摧殘 高蓉蓉被迫害致死
中共毀容虐殺弱女子 震驚海外


2005-06-21

北藝科藝所畢業展


吳宗翰作品: 墨池 (2005)

僅管處於論文刨屎邊緣, 仍然不忘忙裡偷閒, 跑到 "無憂國藝術派出所" (前蘭州派出所) 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第二屆畢業展 "他心通".

其實會跑去, 除了是想看看有什麼屌貨之外, 就是想玩玩那個 3D Tracker. 去年跑去 2004 國巨科技藝術研討會, 有幸聽到曾在關渡花卉藝術節展設的 "鏡花雪月" (by 吳宗翰 & 魏德樂) 論文報告, 但始終沒機會實際玩到. 這一次, 吳宗翰的畢業作品, 也是使用到相同的 3D Tracking 技術, 做了一個 "墨池". 使用者可以用一個實體的杓子去撈魚, 撈的時候, 水波, 水紋, 及魚群的擬真反饋, 會讓人感覺好像真的在池盆裡撈魚. 我和 chialin 實際使用了一下, 發覺效果滿好的, 而且魚群行為模擬很有感覺.

另一件和互動也有關的作品, 則是楊志豪的 "時間拼圖與空間虛擬". 這件作品, 是西門町圓環的環場重現. 這件作品和 "VR 環場" 不同的是, 裡面加入了一些動態元素, 例如來往的車子, 行人走路, 或是路邊的人的動作, 以及使用人體位置來移動環場. 當環場被移動到那些觸發點時, 才會觸發出現那些動態元素. 效果比純粹只有視覺上的 "VR 環場" 沉浸許多.

另外, 畢業展上也有一些有趣的錄像裝置, 動畫, 以及電腦視覺技術研發等作品. 雖然展出規模不大, 作品不多, 但值得一看. 展期只到 6/23, 和我一樣忙不過來的朋友, 或許可以考慮學我忙裡偷閒一下, 利用一杯咖啡的時間, 激活一下缺氧的腦袋!

links:
"墨池" 互動試驗影片 1影片 2
photos


2005-06-19

Grafedia: 街頭「塗鴉傳送」


Quote from dajiyan:

「塗鴉傳送」的英文Grafedia是結合塗鴉(graffiti)和媒體(media)的新興街頭藝術形式,它是一種寫在牆上或馬路邊等任何可隨意塗鴉地方的網絡超鏈結(hyperlink)。

「塗鴉傳送」的規則是這樣的:首先必須登陸到它的網站
www.grafedia.net上去上傳你的多媒體作品,例如圖片、聲音或影像文件,並用一個單詞將其命名。之後,在任何你選擇的公共場所(街頭,出版物,網路)塗鴉留下你的grafedia,並勾出一道藍色的下劃線(這道藍色線將「塗鴉傳送」與平常的塗鴉區別開來)。

當然,路人必須透過手機或郵件按連結網址,送出短訊後,立即會收到由此標記所對應的一件多媒體作品。


這件作品其實技術很簡單, 但重點是它創造了一種再強大的技術也達不到的傳播模式. 它是直接從生態面, 社會文化層面下手, 讓這個 project 不止需要有網路科技, 它很大成份依賴的是紐約塗鴉的社會風潮以及手機文化. 這讓我想到了台灣的一些類似的生態構面, 就像路邊機車和汽車車窗上被濫貼的援交電話號碼, 或是一些做成小貼紙的分類廣告等等. 這些因為科技的發展 (手機的普及化) 而間接誘發的社會行為, 讓藝術家得以再用科技去強化或再詮釋這種現象, 引發新的社會風潮.

也許互動設計暢導的 ecological approach, 指的就是這個東西. 我們不是去創造一個特殊的情境或環境, 讓使用者刻意使用, 而是透過互動設計, 將新的經驗融入社會文化當中.

related link:
Grafedia
延伸網絡超鏈結 體驗街頭新鮮事


2005-06-18

Shame on Gates!

之前研究所同學轉寄了一篇關於 Microsoft 為了商業利益, 而配合中共亂搞的新聞. 現在在中國的 MSN Spaces, 用戶若鍵入 "民主" / "自由" / "人權" 等字眼, 將會得到一個錯誤訊息: "本物件包含被禁止言論, 請先刪除受禁止之言論". 今天又看到了同樣的報導, 而且不只 Microsoft, 連 Yahoo 跟 Google 都跟進了!

這些商人為了賺更多錢, 不惜泯滅良知, 犧牲中國人民的天賦人權, 甚至間接導致一些中國人民因而被逮捕或被監禁, 更甚者喪失生命. 科技公司的職志, 應該是要推進人類文明, 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 但是如今這些科技公司為了廣大市場利益, 配合中共採取這種荒謬的決策, 滿讓人失望的.

相關新聞:
CNN.com - Democracy a 'bad word'
No freedom on MSN in China?
Microsoft's 'freedom and democracy' row in China - silicon.com
MSN Spaces: No Room for 'Democracy' or 'Freedom' in China
MSN Bans 'Freedom,' 'Democracy' in China
微軟雅虎和 Google 成中共網路幫凶
中國網路封瑣 體現當權者的恐懼脆弱


2005-06-15

論文的通牒

前幾天收到指導教授的論文通牒通告, 內容大致上是說, 若想要在七月底之前畢業, 就要趕快在 6/20 之前給他看約莫 50~60 頁符合碩士論文格式的初稿, 之後才可以儘快進行細部修改及架構邏輯問題的討論. 然後, 確定口試委員等等之類的.

雖然因為我暑假要出國, 已經放話說要延畢了, 但似乎他不太想要我拖這麼久, 所以這幾天他也一直在催.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論文選了一個枯燥的題目, 最近都一直提不起勁. 現在距離 6/20 只剩 5 天, 之前另一個拿給他看 40 多頁初稿的同學也被他改到必需整個重頭寫, 所以勢必這 5 天我也很難生出什麼能符合標準的東西. 但是, 再這樣龜下去也不是辦法, 所以我決定將我碩論完成的進度定期張貼在這裡, 一方面讓我有一個公眾壓力, 逼我自己專注於論文的撰寫, 另一方面, 也請諸位朋友先行公審, 好讓我在跟教授 meeting 前還有 refine 文章的餘地 (否則很容易被搞到整個重頭寫).

這麼做其實我也考慮了很久, 因為很少人會在文章正式出刊前, 在還很草的狀態, 這樣大剌剌地公開給人批判. 但是不這麼做, 以我現在這種因自願延畢而產生的慵懶與無賴的狀態, 願意再提起筆埋著頭寫論文恐怕是 n 年之後的事了 ... ^^"


2005-06-12

2005 未來科學與文化研討會


人體, 天象, 宇宙, 時空, 修煉...等領域, 在中國古代曾經一直都是思想者與士人鑽研的學門, 並且實踐於一般生活當中. 但是歷經時代變遷, 只有 400 年歷史的西方科學如今已成為近代檢驗真理的唯一方法, 其體系成為現代人探求知識的唯一途徑. 而中國古代這些行之千年的學問, 卻因而中斷, 乏人問津, 因為它們許多都不是 "以物質為基礎" 的研究. 這個研討會, 則是將中斷以久, 卻在過去擁有豐富文化內涵的領域, 與現代科學進行匯流. 換句話說, 以現代科學的方法, 來探堪這些領域, 彌補過去科學在這塊領域探勘上的不足.

我們也可以看成是科學發展到今天, 才意識到這一方面的缺漏. 以往有許多人打著科學的名號說這類東西是迷信. 但這樣說的人, 其實本身就已經違反科學, 因為它未能經親自檢驗, 就扣別人迷信的帽子. 科技的進步, 已使得一些儀器或 sensor 能夠測到以往認為 "非物質" 的物質與訊號, 證實了 "氣", "意念" 等這些現象的存在, 也才能夠做更多這一方面的研究.

站在設計的基點上, 這個領域的開拓, 將能夠間接帶領互動設計的開展, 互動設計師可能將不再跼限於觀察表面有形的或外顯的行為做設計, 更能夠了解 user 的內在的精神意念活動, 讓 context-awareness 或 ambient intelligence 落實在每天的生活更加豐富. 此外, 就是 Auspicious Computing, Computer-Aided Cultivation, or Computer-Aided Mental Interaction or Whatever! ... 領域的開拓, 這在互動設計領域也一直都屬於小眾的初期的研究. 當然, 這些領域的開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但是我相信終究是得走到這一步的.

這個研討會將在 6/25, 6/26 兩日在陽明大學 (北投校區) 舉辦.

Related Links:
研討會官網
研討會DM


2005-06-11

台北光電展

今天下午和 chialin 到世貿看台北光電展. 今年的展覽看到了更多的照明應用模組與商品, 例如 lednium 出品的將 9 顆 LED 做成模組, 拉出六個腳位, 讓接不同大小的伏特電流與通不同腳位, 改變顯示的顏色與亮度. 這對於需要使用到 LED 的媒材設計在組合應用上很單純方便.

另外, 也意外發現了工研院光電所應用技術發展組成立了 "數位藝術部門", 我和 chialin 當場試用它們開發的一套手勢互動介面技術玩一個足球遊戲. 透過將一個指套套在手指上, 用紅外線收發訊號. Tracking 的效果還滿好的. 這個部門據說在去年才成立, 專注在互動科技應用於數位藝術的展現. 另外, 影像部門也展示了最新的實物 3D Scanner, 材質的縫合與 3D Model 的細緻度, 較以往進步很多.

工研院有台灣一流的媒材技術與設施, 但是以理工為基點的工研院要如何耕耘數位藝術這一塊領域? 這是相當令人感興趣的議題. 而這也讓我省思, 做為建築媒體或互動設計的實踐者, 該如何與技術開發者 (甚至是社會研究 / 行為研究者?), 在角色與分工上做更清楚的區隔 ...

related links:
光電所南科研發團隊發表影像與手勢互動介面技術


2005-06-10

互動式廣告看板一枚之三


因為 chialin 的互動式廣告看板論文邁入最後階段, 需要訪談一位業界的互動設計專家的意見做為收尾, 因此前幾天拜託 suno 學長幫忙, 當然, 這還包括另外一個目的就是藉機參觀中國 A.I.

中國 A.I. 是台灣少數 (也可說是唯一) 專注在實體運算 (Physical Computing) 與互動展示的設計公司. 從他們的網站, 可以看到他們近年來做的一系列精彩的 projects. 令人驚訝的是, 原本以為這類公司在台灣這種獨特的文化環境難生存, 但事實上, 台灣 "有市場"! 也難怪 suno 會說, 想要做自己的事, 卻支不開身, 因為業務實在太繁忙了.

過程剛開始, 是在討論 chialin 的互動式廣告看板在捷運展出的一些問題. 後來大家就聊開了, 從 7:00 聊到 10:00, 相談甚歡.

related links:
互動式廣告看板捷運展出影片 (2:45 [AVI], 72mb)
中國 A.I. photos


2005-06-08

DIGITAL MEDIA at RISD

今天收到大學時代的老師寄來的美國設計學校 School Ranking, 基本上變動幅度與往年差別不大. 建築類依然是 Havard and MIT 的天下, 工業設計則是 Art Center, RISD, and CMU. 雖然排名往往只值得片面參考, 也未必代表那個地方可以學到什麼特別不一樣的東西, 不過, 這一次我特別注意到了在許多類別裡頭 (e.g. 攝影/平面/純藝術, etc) 前三名都會經常看見 RISD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其次是 Yale and CMU).

所以我連到了 RISD 的 Digital Media, 想看一下這個美國首屈一指的設計學院在數位媒材領域的設計創作. 我大概瀏覽了一下他們的課程大綱, 規劃及課程架構, 發覺是一間理論與實作兼具的設計導向學院. 他們的課程規劃, 看不太到其它學校那種職業培訓的 program. 所以可以確定的是他們是要培訓 designer, 而不是 "設計從業人員". 若是技術實作課程, 也都亟與當代新媒體思潮謀合, 也採用了數位媒材設計慣用的操作方法 e.g. Rapid Prototyping. 某些課程並且與 MIT media lab, Brown, Duke, UCLA, 澳洲新南威爾斯等知名學院合作. 整體方向雖讓我感覺像 NYU 的 ITP, 但感覺上更強調 design sense and artistic concept, 的確是一間有堅實的 design fundemental 的學校的走向.

在逛網站的過程中還發現一位以前成大建築系, 後來到 Georgia Tech 唸 M.S., 現在在 RISD 唸 M.F.A. 的台灣人 yu-cheng hsu.


2005-06-06

James 的 MIT Media Lab 經驗分享

今天起了個大早跟 ohno, 研究所學弟, 以及科藝所的同學約一起去北藝聽 James Teng 的演講, 主題為分享他到 MIT Media Lab 的一些個人經驗. 他說, 在 Media Lab 基本上不太 care 你的背景是什麼, 而比較關心你想做什麼? 你有什麼好的 idea? 此外, 在那樣的環境下, 由於每個人來自不同背景, 就能夠從不同角度 criticize 你的作品, 問你 "為什麼?" "為什麼這個角是圓的不是方的?" "為什麼黃色比較好?", etc. 促使你去思考你作品的每一個細節與環節, 並且幫助你讓你的設計奠基在深厚的理論基礎上.

進去 Media Lab 的學生, 大家不分背景都有一種特質, 就是需要什麼就去學什麼, 不會的, 就去學. 大家都很主動在學習自己需要的知識與技能, 並且實作能力很強. 實作的精神對他們來說, 似乎已經融入生活當中了. 例如 James 的一位同學因為一隻手斷掉, 但為了還要能夠繼續打鍵盤, 所以將 Alt, Ctrl, Shift 三個鍵做成腳踏板, 這樣他只需要單手就能按快速鍵了 (配合腳採踏板). James 還有一位大學唸戲劇系的同學, 在 Media Lab 因為研究需要而用 Java, 而現在他 Java 專業的程度是電機背景的他所比不上的. James 打了一個比方: 就像是當一位 artist 想要畫出腦中的圖像, 但他只會用水彩, 可是他覺得要用毛筆表現比較能表達他的意涵, 因此他開始去學毛筆. 就像這樣子類似 learning by project 的方式, 有許多東西是在做的過程中, 從完全不會到變成精通的.

James 還提到在 Media Lab 的修行哲學, 就是 "DEMO or DIE!". 因為實作出 working prototype 來, 可以討論的深度和維度是遠大於空談的, 更不用提說要說服 sponsor 再掏錢的原因了. 在 Media Lab, 和人聊天與談話的時間是占最多的, 因為透過與人不斷討論, 作品概念會愈來愈準, 各個不同領域的專家給你意見, 給你批評, 你的東西會愈來愈好. 在 Media Lab, 每個人一個學期只修 2 門課, 由此可見對於品質與深度的要求, 而這在台灣幾乎是難以想像的事.

演講結束後, 我們和 James, maxray, suno 學長等台灣互動設計界先進共進午餐. 好險有來, 不然就錯過這次和大家碰面的機會了. 大家聊著聊到有種衝動想要來搞一間聯盟或資源中心之類的. 總之今天短短的兩三個小時獲益良多. 本文如有任何遺漏的重點還請各位補充!

related link:
[心得]鄧兆旻MIT經驗分享 by suno
昨日關渡之旅 by ohno


2005-06-05

[新聞] 人體光環顯命運 功能可解讀


【大紀元6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竹思報導)斯蔓得莉(Jenny Smedley)很早就知道自己具有卜知別人命運的功能。這位生活在英格蘭西南蘇未賽特(Somerset)的小鎮桃恩頓(Taunton)的女作家,能「看」到人體不同顏色的光環(aura)或感受到她所接觸的人的生活情況與未來可能發生的事,她也一直在運用自己這種天賦給人占卜算命。

2004年,斯蔓得莉發現,自己可以不必見到顧客本人,而單從其提供的普通相片上,就能看到其身體周圍存在的光環,而且還可以運用功能與一些技術的結合,將一張普通的相片變成一張能顯示出肉眼可見光環的相片。斯蔓得莉將此稱為「遙讀光環(remote aura)

她進一步解釋說,「任何一種帶電的東西都會向周圍散發微粒物質,比如你家裏的吸塵器或洗衣機,而我們人作為一種帶電子的生物,所產生的電子能量場明顯要比機器更豐富。人的光環可以因我們物質身體與精神狀態而改變顏色,並且與個人的性格特徵關係最為密切。人體的光環是從我們身體上的卡瑞斯(chakras)發出的,Chakra 在古印度語中是「輪子」的意思,指的是人體幾個類似輪子一樣不停轉動的能量中心。這些能量中心通過我們的精神系統調控人體的能量流。人體的七個能量中心是在頭冠、眉頭(第三隻眼,或稱天目)、喉頭、心臟、太陽結節、中軸與根,他們發出的能量就在人體周圍形成了不同顏色的能量場。」

斯蔓得莉說,她的不少讀者通過求助於其「遙讀光環」,解決了一些生活中的難題。想得到斯蔓得莉的免費「遙讀光環」服務的讀者,可以向她在《美國真實的浪漫雜誌》(True Romance Magazine in the USA)所開設的專欄投詢。

新聞連結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6/4/n943857.htm
Jenny Smedley 個人網站



以下是 Jenny 在 The Book of Thoth 論壇上公布的她的聯絡方式, 可將要問的問題及一張清楚且大的個人照附上, she "will transform it into an aura photo and read your answers through the colours".

True Romance, 333 Seventh Avenue, 11th floor, New York, NY 10001..or Aura Readings, Take 5, Po Box 3525, Sydney, NSW 2001
Or email:
Take5@acp.com.au


Aura Video Station


關於上一篇 "遙視光環" 的文章, 讓我想到了兩年前我在網路上搜尋關於生物回饋 (biofeedback) 互動系統的時候, 所意外連結到的位於加拿大的 Inneractive 公司. 這家公司光聽名字 "INNER-active" 就覺得很炫, 也很容易理解它其實專攻的就是人與內心世界互動的商品, 用於探索自我與瞭解生命等的用途.

這家公司成立於 2002 年, 最主要推出的是一種 kiosk 機台商品, 叫作 Aura Video Station. 這個機台的目的, 在於產生使用者的 aura photography, 幫助使用者藉由視覺化光環 (aura) 及輔助說明的測量數據, 評估自己身體與精神狀況. 使用者只需將手按在生物感測器 (biosensor) 上, 感測手指的皮膚活動 (Electro-Dermal Activity), 皮膚電導率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以及溫度等. 系統便能即時推算出所屬 aura 的顏色. 例如, 若身體比較疲憊, 其 aura 就會顯現藍色; 若是精力充沛, 則顯現紅色或橘色. 這個系統的演算法是奠基在各種身心理論知識, e.g. 生物反饋, 色彩心理學, 人類能量場等之上, 因此確有其理論基礎. 這個系統的元件很簡單, 一台筆記型電腦, 一顆 webcam, 一台 biosensor, 和一台 printer 如此而已. aura 是透過 biosensor 計算出來的, 而 webcam 只是拍攝使用者照片, 然後將 aura 合成上去而已, 再透過 printer 將報告列印出來讓使用者帶回家.

我當時很欣喜在媒體領域已經開始有像這樣的正規公司, 用心在探索與經營這類精神性產品的市場. 雖然這項商品我覺得還是噱頭的成份比較大 (因為它的 aura photo 是透過 biofeedback "模擬" 出來的, 而非人真正的環境周圍所攜帶的 aura). 不過, 今天又看到了這篇關於 "遙視光環" 的新聞, 馬上讓我想到藉由照相機直接分析影像來推算 aura 的技術可能性. 雖然克里安照相術 (Kirlian Photography) 能夠攝得 aura, 但是它的成相過程複雜而緩慢. 而若是人身體周圍的 aura 能夠藉由影像處理技術所顯像, 那麼我們便不再需要透過其它間接的方式 (e.g. biofeedback, speech, etc) 便能立即推算人的精神狀態, 更棒的是, 這暗示了透過 UbiComp 或 Ambient Intelligence, 人們可以隨時察覺並掌握自己的精神狀態, 而不用再像個 Cyborg 一樣將 biosensor 戴在身上. 想到這裡我的腦袋就冒出了許多可能應用與設計提案 ... :-)

另外, 兩年前我向 Inneractive 索取這項產品的資料, 他們還很慷慨地郵寄了一份精美的 catalog 給我, 內容包含相關的 manual, materials, research reports, CDs, post cards 等. 並且不定期會寄相關的 promotion 給我, 看的出來是一家相當用心且體貼的公司. ... 總之期望有更多的相關研究與商品的出現!

related links:
Inneractive Enterprise, Inc.
what is Aura Photography?


2005-06-04

今天是六四


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6/4/n944206.htm

請允許我用最明確的語言向朋友們大聲說一句﹕六四這一頁並沒有翻過,歷史的傷口並沒有癒合﹗當年一手製造了六四慘案的那個嗜血的專制暴政至今仍在中華大地上為非作歹﹗對於這樣一個邪惡的政權,我們已經容忍了十六年,還要讓我們容忍多久呢﹖﹗(---丁子霖教授)


2005-06-03

Password Magazine & AmI


Password Magazine 是荷蘭 Philips Research 四月一次出版的電子刊物. 這期 No.23 的 "Ambient Intelligence, coming to you"一文, 又再次以各種 scenario examples 描述說明 Ambient Intelligence (AmI) 的潛在應用價值. AmI 最早是 1998 年在荷蘭 Philips Research 所提出的一項未來消費性電子產品主導的願景, 其概念整合來自 Ubiquitous Computing, Context-Awareness, Intelligent User Interfaces 等學術上分歧的領域, 現今已然成為人機互動領域的熱門主題. Philips Research 在這方面可謂是貢獻良多的先驅, 其 HomeLab 也已實驗並實作了許多不同的產品雛型, 有些也已有實際商品展售 (e.g. MirrorTV 魔鏡). 在學術領域, 自 2003 年起便開始舉辦 EUSAI, 今年更和 Smart Object Conference 聯合舉辦 SoC-EUSAI.

AmI 僅管已提出 7 年, 但是仍然在定義中. 國際間不同的單位與機構都嘗試著為 AmI 下不同的定義與焦點, 但是 AmI 的 framework 仍然不是很清楚. 在這麼多不同的 research paradigm 中, 最後只有一個會留存下來, 也許是 Mark Weiser 的 UbiComp, 也許是 IBM 的 Pervasive Computing, 也許是 Media Lab AmI group 粹練過的 AmI? 沒有人知道! 大家只能像瞎子一樣不停地摸這隻象, 期待愈來愈瞭解她, 並且愈能掌握她的特性. 我相信 AmI 的重點在於 social 和 design issues, 因為 AmI 和其它 paradigm 不同的一項重點就是 User-Friendly (or User-Centered), 而涉及 User 的東西, 自然是需要觀察日常生活, 行為, 習慣等 patterns, 並將科技架構於其上, 所以是非常適合站在建築空間或互動設計的角度上, 用 research by design 的方法去探索和嘗試為 AmI 下定義的.

related links:
Password Magazine Home
Archive

For a free subscription on Philips Research Password, please send an Email with your title, name, company and address to: prpass@natlab.research.philips.com


2005-06-02

元智資傳所互動設計展

前幾天便收到王老師的來信, 邀請我和 chialin 回元智 Museum Caf'e 資傳所的一個小型互動設計展. 但因為時間實在太緊了, 只好趁禮拜二要去雲科 TA 的當天上午, 順道和 chialin 跑一趟內壢. 不過很不幸的, 好像因為 Museum Caf'e 前一晚停電, 所以所有裝置全部 shutdown, 要等到下午才會重新啟用. 但是因為趕時間, 所以未能等到下午, 便匆匆離去. 不過還是拍了一些照片, 聊表心意. 另外還好有遇到許老師與王老師, 還在上坡道的時候遇到果凍, 算是沒白來.


2005-06-01

[轉] 中國的矩陣帝國即將崩潰

(大紀元記者吳宇凡編譯) 本文作者Bill Xia是著名反網路封鎖專家,動態網路技術公司總裁。譯自英文“中國人權論壇”2004年第三期。經作者覆核發表。

對於許多中國的線民來說,中共官方的審查和壓制使得大家避免很多具有爭議的話題,而局限於基本的人欲。儘管如此,創新的科技提供了一些管道,讓中國的線民看到一些政府所禁止的資料,並激起了尋求事實真相和知識的欲望,當然,這些真相威脅到了整個官方的控制系統。

你吃下藍色藥丸,故事就結束了,你會在你的床上醒來並且愛信什麼就信什麼;假若你吃下紅色的藥丸,你將會留在仙境中,我也會告訴你兔子洞有多深 --- Morpheus, Matrix (矩陣帝國中的角色:莫菲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