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30

[轉] 知識用於修心


資訊時代的未來是什麼?
跨入下一個世代除了知識,還有氣度與格局,這取決於心的容量。
華人知識份子良心的大紀元時報
及當代菁英人物必讀的 TIME 雜誌一起帶您開創時代,進入新紀元。

【大紀元時報 時代菁英專案】
現在看一年的大紀元時報 + TIME 雜誌 只要 4,999
大紀元時報 (一年 312 期) 原價 3,000 元
TIME雜誌 (一年 54 期) 原價 8,100 元
兩者原價合計 11,100 元, 現在合訂超值價只要 4,999 元
另贈《九評共產黨》(獲得美國亞裔記協 2005 年網路報導類亞美專題最佳獎)

【TIME雜誌訂戶獨享】
1. 憑訂戶編號,免費全年無限上網查閱創刊以來歷年資料庫非訂戶每篇文章下載收費 160 元,訂閱絕對划算!
2. 另贈《2005 TIME ALMANAC》一本及郵遞服務。(本贈品送完即改送其他贈品)

訂閱專線
台北總社 02-23117556 分機 501-504
台中分社 04-22801133
高雄分社 07-7164247
(本方案訂閱後不可退訂)

幫忙廣告一下: 五年前 2000 年的夏天,三個博士研究生買下了美國新澤西州一個地方性的中文報紙,他們把它的名字改成了《大紀元時報》。大紀元時報及其網站 (www.epochtimes.com) 是一個公益事業的媒體,他為讀者免費提供獨立、真實的新聞報導和世事評論,他也是一個連接東西方社會和文化的橋樑。大紀元時報獨立於任何政治和商業利益團體之外,不為任何政府或利益集團所控制或左右。他的唯一目地就是真實的報導所有的事情,完全真實的報導。

他是第一個由來自大陸、台灣、香港、新加坡、歐洲、美國和澳洲,具有不同社會背景的全球華人志願者們發起的獨立中文報紙。大紀元時報秉持自由、民主、人權的理念,包括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和信仰自由的價值觀。我們力圖增進不同族群人們之間的互相交流和理解,促進具有不同文化、教育、和經濟背景的人們之間的相互理解。(...
more)


新媒體藝術的後花園?

第一次對青鳥新媒體藝術這間公司的名稱有印象, 是之前有一次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的膜中魔看到的由青鳥與台大李教授合作的 "i的空間". 昨天 11/29 下午剛好人在台北家中製作論文實作的部份, 所以就約了 ohno 一起去內湖參觀這家甫成立一年多的公司.

青鳥新媒體位在通往內湖的民權隧道旁的半山腰, 環境相當清悠, 就像是座落於都會中的後花園 (延伸自 ohno 的詮釋). 這間公司主要是由親切的林先生及其夫人許小姐主持. 一開始聽林先生暢談他的理念, 心中還想說, "看你們的網站, 怎麼好像沒你講的那麼 high ?!" 但是, 和林先生深入聊過之後, 覺得這個地方真是...太棒了. 而他說的一點也不言過其實. 林先生介紹了青鳥過去幾個月承接製作的案件, 說實在的, 從畫面的處理, 到互動的技術, 整體呈現的品質真的不錯. 其實青鳥已經在台灣及中國做了許多大小案子, 只是據說他們的網頁實在是擠不出時間維護, 所以基本上從他們網頁上看不到什麼東西 (網頁上放的其實是作品集挑剩下的...哇~~~~~~)

青鳥給我的感覺, 不太像是一個公司, 倒是像一個團體, 來自不同背景的人 (藝術行政, 資工, 設計, 動畫, 舞台等) 集結在一個空間, 一同致力於創造新鮮事. 每個人根據不同的專長及背景, 每個人都是專案經理, 都是總監, 彼此之間沒有階級, 相互合作與支援. 賺錢不是首要目的, 創造與實驗新的東西, 才是重點. 之前雖也經常聽到類似的經營理念, 但青鳥卻是真的做到了. 更令人欽佩的是, 青鳥對於新媒體的熱情及積極的態度. 人家提案只要求做 1~2 個 demo, 他們就要生出 10~20 個, 業主要求 70 分的設計, 他們就免費幫人做到 100 分. 因為這種態度, 也讓他們每一次的提案 (除了少數幾個黑箱的被作掉之外), 幾乎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連簡報都是 3D real-time, 這像話嗎). 而且, 概念新穎, 又能保證說到做到.

我想, 青鳥最大的優勢, 就如林先生提到了一項很重要的要素, 就是 "態度". 青鳥認為創造環境以及維護創作的品質, 在這個新媒體剛在台灣起步的階段是比 "賺錢" 更加重要的. 如果將來青鳥要走向商業導向, 他會選擇成立兩間不同的公司, 一間負責承接商業案, 一間持續像現在這種有點像新媒體實驗室或藝術中心的作法. 我想這也是為何在奧美跟其它知名公司待了近十年的 AE, 會願意放棄高薪的機會而選擇轉入他們公司的原因吧. 在這次的參訪當中, 我跟 ohno 都覺得他們實在太低調了. 有這麼好的作品成果, 卻不放出來讓大家聞香. 但我們也被虧說我們也是低調的一群, 默默地做著自己的研究, 貼一貼 blog 這樣, 哈哈... 事實上, 台灣的技術與人才條件備齊, 只是缺乏整合與交流, 如果大家有機會能夠一起浮出來, 或許台灣的 "新媒體" 風貌會有所不同也說不定.


2005-11-29

The Wall from World


The Wall from World 是之前在雲科 TA 時另一組同學的互動作品. 這件作品的概念, 來自於牆面本身能夠傳導聲音的特性. 雖然牆是做為圍塑與介定空間的元素,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 牆面偶爾會被用做八卦閒聊的媒介. 人們都會有偷窺的欲望, 會想要知道隔壁發生了什麼事, 因此會將耳朵靠在牆上偷聽鄰居在幹嘛的聲音. 這件作品就是刻意抓出這點人類行為, 並將之放大, 將牆面轉換成為一種新的遠距溝通媒介.

使用者在與牆面保持一定距離的時候, 是聽不到遠端的聲音的, 而是透過牆上投影的 Ambient Display, 來察覺遠端動態, 避免相互之間的干擾. 只有當使用者非常靠近牆的時候, 才會觸發牆面播放遠端的留話, 或是啟動雙向的溝通, 這時才進入雙向溝通模式.

當然或許在初次看到這件作品時, 會有類似: "為啥不用電話溝通? 用電話不是更方便嗎?" 這種疑問. 但是, 其實這件作品顯現的遠超過電話所能負荷, 或許是一種得以平衡隱私與親暱的新溝通方式. 不同於需要透過電話的撥打行為, 你的愛人或親友, 就像住在你隔壁家一樣, 距離上更加親暱與靠近. 並且, 隨時隨地只需要靠近牆邊, 就可以透過牆面向對方喊話, 或是聽聽看對方空間中的聲音, 促進了解對方動態. 它因此是一個 "隨時在線" (always connected, or always on) 的溝通頻道. 而透過牆, 遠端的一切卻又看不見, 因此兩端能夠適度保有各自的私密空間與個人隱私的彈性.

這件作品如果照上述說法, 可能有點類似 Media Lab Europe, Human Connectedness GroupPassages (2005). 其實有機會歸類為 Media Space (一種在 CHI 發展近二十年的概念; 透過 video, audio 連結實體上分開的空間, 包含視訊會議). 這件作品鎖定在居家環境, 並且是親人, 愛人或友人之間的溝通. 換句話說, 市場的區隔大致上有了, 只是市場到底多大, 一般家庭的接受度, 以及使用性議題與技術合理性等等, 仍需深入探討. 但大致上我覺得這件作品想法商業化的機會滿大的. :)

related links:
Walls from World video (.mpg) (13.7 MB)
[前po] 雲科大TA終於結束了
[前po] Ambience-Centered Design
[前po] Social Catalyst in the bar!


Social Catalyst in the bar!


以前有一個荷蘭小女孩在海邊寫了自己的名字跟住址放入一只空瓶, 然後放入大海流走. 過了幾年之後, 一個英國小男孩在海邊玩耍時不小心揀到. 過了十幾年之後, 他娶了一個荷蘭女人, 沒想到, 就是她. 這...就是瓶中信的故事.

之前在雲科 TA 的時候, 其中某組同學在上述故事的概念導引之下, 做的一件互動作品 InfoRiver (資訊河流) 便是將空間元素 (牆, 地板, 天花板, 桌面, etc) 引伸為資訊河流的隱喻, 讓環境中飄流並充斥著各種包括影像, 文字, 聲音等等的數位資訊. 使用 "河流" 做為視覺隱喻的主要目的, 是希望透過這種方式促進非同步的人際社交行為. 讓人們可以較暗誨的方式分享訊息, 進而促進人際互動. 而 InfoCapsule (資訊膠囊), 則是用來存取與操控這些在空間中 "飄流" 的數位資訊. 資訊隨手可得, 不需要透過鍵盤或滑鼠等外顯的存取介面, 而能夠輕易藉由 InfoCapsule 的撈, 轉, 放, 弄...等人類自然操作物件的行為, 直接操控 InfoRiver 上的數位資訊或與其互動. 例如, 將桌面上飄流的 icon 撈到靠近使用者身體的 "岸邊", 可以放大圖片; 或是將數位資訊撈到 "港口" 可以將其儲存在膠囊裡面蓋起來帶走, etc.

其中一個可能應用的場合是在 Lounge bar 裡頭. 男生可以點一杯 frozen vodka (maybe 點一杯贈送使用一次?), 將心中想說的話飄向隔壁桌心儀的美眉, 藉此傳達心意. 至於她會不會恰好撈起來看, 就看兩人之間的緣份啦...

related links:
[前po] 雲科大TA終於結束了
[前po] Ambience-Centered Design
運算與媒體的對話 (by dickypan)
InfoRiver 的 video (by dickypan)


2005-11-25

屌站二枚

最近經常在 google search 的時候無意間發現屌 Blog 或是屌個人網頁. 這次發現了兩個到歐洲留學的台灣人. 這種感覺就好像是無意間發現黃金一樣. 而且, 知道有那麼多人到國外唸互動或產品設計相關的學位, 就覺得還滿興奮的 (似乎有點病態?) ^^"

Alice Wang: 1984 年次的 Alice Wang, 在英國倫敦的 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 Design (CSM) 唸產品設計 (Product Design) 學士. 雖然年紀輕輕, 但是經歷卻不少, 作品看起來也很有 sense.

異鄉‧義想: 經通信確認後, Winny 是 90 級交大應藝工設組的學姊, 現在在義大利米蘭的 Domus Academy 唸 MBD (Master in Business Design; 設計商業管理碩士)

* (2006.8.14 updated!) Alice Wang 的網址更改為 http://www.alice-wang.com


2005-11-23

[轉] 尼泊爾15歲小佛陀菩提樹下靜坐六月眾爭睹

這種情況, 轉法輪辟穀一節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 我想說的只是, 人家在入定, 其它人在那邊搞攤販又丟垃圾, 根本就是亂搞嘛.

2005.11.22/中國時報/諶悠文/綜合報導

尼泊爾南部一處茂密森林傳出有一名十五歲少年在一棵菩提樹下靜坐長達六個月,這段期間他不吃不喝,也沒有起身走動,「佛童」之名不脛而走,吸引數千民眾湧入當地爭睹朝拜。這種現象宛如西元前大約五百四十三年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悟道成佛的情節,只不過這名名叫拉姆.波仲的少年靜坐的時間更長,所以民眾視他為新佛陀。目擊者說,這名少年六個月前選定地點坐下後就不吃不喝,他的前額還發出亮光。負責處理來自印度及尼泊爾其他地方朝聖人潮的委員會成員拉瑪說,「有點像點燃火把的亮光,可以照透你的手」。他宣稱,據說拉姆不曾破戒進食或走動,甚至沒有如廁。...(more)

related news:
佛陀再世?尼泊爾15歲少年打坐6月不吃喝
半年不吃不喝竟無恙 尼泊爾少年成為人們蜂擁朝拜對象
辟穀 in 轉法輪


2005-11-22

[誌謝] To Dear Lighten

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大學同學, 終身親匿戰友, 同時也是目前任職於包氏國際 (PP Design, PP Book, PP Galerie, ive&sean, 與 PPAPER), 擔任包益民負責人的個人特助的 Lighten, 很有心的在看了前幾天我在 blog 上 po 的 "Disappearing Architecture 消失的建築" 一書的介紹之後, 送了我該本書, 沒想到昨天晚上 Lighten 就把它寄到雲科了. 真的是的太感動了. 據說他自己也買了一本.

Thanks, bro. I'd really appreciate it.

related link:
One page intro of I-Ming Pao (.pdf)


昨天的論壇

昨天是雲科大舉辦的媒體與運算的對話論壇, 遇到了很多人, 看到了久違的同學和學弟, 久違的老師與先進, 聽到雲科同學流利的英文簡報與作品展示, 討論了一些事, 聽了一些意見, 交換了一些想法, etc., 甚是高興. ohno 昨天也臨危受命替君昊老師上台做簡報, 介紹交大兩年來做的一些關於互動的專案及研究, 也是相當趣味. :P 比較可惜的是, 上午的 session 我全錯過了, 聽說 Ofram 回應式建築事務所 (The Bureau for Responsive Architecture) 負責人Tristan Sterk 的簡報很屌. 還好, 因為他跟老師及師母很熟, 所以應邀再在今晚在設運所研究室簡報他的東西.

另外, 昨天也初次認識了來自成大工設, 也在做 AR 和人因工程方面研究的 Denny, 以及交大建築第一屆的學長. 本來要和學長跟 ohno 等人上華山喝咖啡, 但因霧起太大, 最後只好打道回府.


2005-11-20

[轉] 猿人並不存在

(via 揭開史前文明的面紗) 經過一百多年的考古發現,如果人類是由猿類進化而來的,那麼從猿類到今天人類的各個階段歷史時期,都應該有其特徵的證據…包括各階段的化石和相應的文化遺址、工具等。可是猿類的化石找到了,人類的化石找到了,而從猿類進化到人類中間階段的化石卻沒有。(more)


2005-11-19

運算與媒體的對話--國際圓桌會議

話說下星期一 11/21 即將在雲林科技大學舉行一個由數位媒體設計系暨設計運算研究所主辦的研討會, 邀請了一些國內外來賓與會, 共同研討數位化設計之理論與實務, 發展, 應用, 市場, 產業等議題. 因為 ohno 昨天在問議程, 所以我也就整理在下面, 也邀請有興趣的朋友與會. 與會的來賓有許多都是在互動設計方面有所研究的專家. 議程如下:

地點: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國際會議廳 (AC122)
時間: 2005 年 11 月 21 日


08:30-09:00 報到
09:00-09:10 開幕式 / 校長 林聰明
09:10-10:10 Theodor G. Wyeld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10:15-11:15 Ekaterina Prasolova-Forland (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way)
11:20-12:20 Tristan Sterk (CEO, Ofram)
12:20-13:30 午餐
13:30-14:30 Chair: Prof. Chiu-Shui Chan,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s Center, Iowa State University / 五校學生作品展覽與討論
14:30-16:00 圓桌討論: 數位化設計之理論教學與實務的探討與經驗分享
      主持 設計運算研究所所長 嚴貞
      學界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張登文
         國立成功大學 鄭泰昇
         國立台中技術學院 王淑玲
         國立交通大學 侯君昊
         元智大學 王照明
      業界 台中市數位知識經濟協會秘書長 花建忠
         中國 A.I. 總經理 林建華
         松崗總經理 鄭宏森
         工研院創意中心 鄭運鴻
16:20-17:30 縣市 e 特色計畫構想座談會 / 主持: 設計運算研究所所長 嚴貞


2005-11-18

[書] Disappearing Architecture 消失的建築


話說前幾天跟 ohno 亞典逛設計書的時候, 驚見一本今年 11 月剛出爐的新書 "Disappearing Architecture", 讓我們都很想買. 不過因為對我們窮學生來說, 一本 NT$1900.- 的書還是太貴了, 再加上突然想到某句名言, "書太多而時間太少", 可能買了也沒什麼時間看, 所以最後還是作罷.

這本書應該是繼 Digital Ground 之後, 一本融匯 Invisible Computing 概念, 奠基於數位化建築, 並且更進一步探討運算科技對建築互動性造成衝擊的下一步可能性. 在看 Digital Ground 的時候, 可能還會有某種感覺, 就是覺得它談的那些觀念基本上還是在談人機互動理論的東西, 例如活動 (activity), 涵構 (context), 情境 (situation), 隱含於行為 (embodiment) 等分類方法, 讓人覺得比較沒那麼新鮮. 而 Disappearing Architecture 一書中的運算理論及數位建築案例, 卻讓人感受到一個屬於互動式建築學域的即將成形. 雖然裡頭介紹的案例幾乎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案例, 例如 Diller & ScofidioBlur Building (2002), 或是 Kas OosterhuisTU Delft 主持的 Hyperbodies (2001-). 但是, 因為它書的前半段有整合量子運算 (Quantum Computing)自治運算 (Atonomous Computing) 等理論的推演, 讓它不同於一般建築的設計書, 而更像是一本擁有理論支持, 圖片豐富的學術著作.

雖然數位建築 (Digital Architecture) 這個名詞已被提出, 並已有一些定義, 但它實在太過抽象, 也太一般化, 最常被誤解認為是電腦輔助建築設計 (CAAD; Computer 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或是自由形體 (Free Form) 的代名詞而已 (不過在這個過渡時期還是可以加減著用). 但是, 對於跨領域的互動設計研究者來說, 需要的或許是更特定的, 更針對數位化建築中的互動形態, 所深入研究的一個學門. 過去許多書籍或文獻, 在互動式建築這一方面, 都只是某個小部份案例介紹, 不然就是從純粹建築的角度談運算科技, 或從運算的角度談和空間互動有關的研究. Disappearing Architecture 一書雖然不是擁有絕對的創新觀點, 但也許也算得上是截至目前為止, 互動 + 建築 + 運算 的一次迷人的論述.

related link:
[前po] [書] Digital Ground


2005-11-17

[轉] 金馬獎只剩露點花邊 學者:媒體失責

someone said: "those idiots are controlling the media market of taiwan."

(11月17日中廣新聞網) 金馬金鐘上個週末頒獎,不過翻開媒體影劇版,幾乎只看到明星怎麼穿衣服、怎麼露點,再不就是誰和誰的戀情到底怎麼發展,很少看到深層作品得獎原因探討、明星的表演內涵等報導或評論。

學者批評這樣的報導太過表面,媒體不能以迎合特殊分眾為理由,忘記自己的文化和社會責任,還是要發揮促進文化的角色。

這幾天閱讀收看新聞媒體的影劇新聞,光周侯之間到底還是不是一對戀人就像連續劇一樣,天天沒完沒了,讓不少民眾覺得非常無聊。

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張錦華提醒新聞媒體,媒體空間應該反應社會脈動,也應該接納公民參與,要顧及不同需求民眾的意見、發揮社會責任。儘管有人覺得影劇版不必太認真思考,但事實上一個國家的影視文化是很重要的文化指標,不能天天只停留在表面身體層次,甚至是以窺視的眼光大篇幅報導女星的身體,而應該進一步探討藝術表演的內涵,否則就像一個人只穿衣服不思考,那不是生病了嗎?

對於媒體以分眾市場為理由,聲稱滿足不同民眾的需求,張錦華不以為然,表示即使是影劇版也應該提供老少咸宜的內容,還是要發揮文化和社會責任。國外好的媒體都很重視資深評論,影視明星也很重視評論內容,反觀國內還只停留表面,值得好好檢討。
(via dajiyan)


Peculiarity User Interface 怪癖介面


人人多少都有些奇行或怪癖. 它們經常是在使用某些日常物件, 或是身處某種情境的時候, 才會產生的奇特行徑. 例如: 咬手指, 挖鼻孔, 抖腿等等. 事實上, 這些行為是伴隨人們從小到大, 具有個人特質的習慣動作. 它們實際上傳達了某些訊息, 例如: 緊張, 焦慮, 害怕, 高興, 遲疑等等. 但是在人機互動領域, 這樣的人類行為卻很少被當作是資訊輸入行為.

Peculiarity User Interface (怪癖介面) 是設計來捕捉上述人類怪癖與奇特行徑做為資料輸入的使用者介面. 可能應用包括:
1. 新的行為學習: 透過 PUI, 使用者可以自我察覺並逐步改善自己的怪癖 (如果是不良怪癖的話).
2. 新的溝通方式: 非面對面的人際之間可以藉由 PUI 達到更直覺, 更加隱諱, 卻更豐富的溝通方式.
3. 新的社群形態: 透過 PUI 串聯網路, 不同地點但具有相同怪癖的使用者可以形成社群, 促進社會性互動.


2005-11-14

今天發現的一些屌站

今天在逛網路時, 不小心發現了三個在台灣做互動方面的屌站與屌 blog, 甚感欣喜.

1. 銘傳大學的 Interactive Media Lab (http://imedia.cce.mcu.edu.tw/interactive)
隸於銘傳大學資訊工程系, 一個新成立的互動媒體實驗室.

2. "ideas, ideas, ideas" blog (http://graphics.csie.ntu.edu.tw/~edwards/blog.html)
來自 graphics group, CMLab, CSIE, NTUedward shen 的個人 blog. 應該是 dAb 的學長吧...?

3. 大河馬的創意動物園 (http://ideaszoo.blogspot.com)
Nathan Chiu 和他的同好一起經營的 blog, 文章包含各種和新觀念/新產品/新創意扯上邊的內容.


2005-11-13

科光幻影‧音戲遊藝


昨天下午特地跑到位於捷運淡水線奇岩站附近的鳳甲美術館, 參觀「科光幻影‧音戲遊藝」北區巡迴展的開幕式, 幫參展同學 tzu 錄影. 這個展覽是「科技藝術創作發表獎助計畫」的獎助創作, 共有六件, 包括蔡安智、黃心健、吳天章、林書民、王俊傑等人的作品. 黃心健展的《記憶的標本》上次在鳳甲美術館看過了一次, 林書民展出的也是上次在 MoCA 展過的《內功》. 這次剛好有帶 DV, 所以就藉此機會把它們 "盜攝" 了下來.

tzu 展的作品是一個欲藉由操控實體人偶來控制虛擬人偶與錄像互動的作品《虛擬舞台之互動式藝術表演:掌中戲》. 嚴格來說, 呈現的效果差強人意. 真的是感到很可惜! 因為作品原始的概念不錯, 但主要問題在於採用的設備太陋, 沒有傳達到作品所要講訴的多層次實虛互動這件事. 如果在設備上可以獲得更多財力支援, 應該可以很完整地達到透過鏡射而呈現的多層次實虛互動空間.

創作的確是一個花錢的事業. 難怪以前曾聽說藝術或設計是貴族子弟唸的. 光是每一次創作所需要的媒材跟耗材, 就要花上大筆錢. 然後, 媒材與作品之間擁有高度關聯性的作品, 又不能一直用同樣的媒材以免被吐槽換湯不換藥. 所以就必需不斷地玩新媒材. 所以, 我們看到的作品好像都是實驗性的, 而當然這種實驗性是正面的, 也是這類新媒材創作的特性. 只不過,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與資源之內界定合適的範圍, 鎖定欲實驗的議題, 並以最經濟與有效的方式進行創作, 似乎是現在的新媒材創作者所面臨的挑戰之一吧?


2005-11-11

MOVE


MOVE 是今天在 we-make-money-not-art 看到的一件互動裝置作品. 這件作品是由 UCLA DMAandrew hieronymi 所做. 這件作品包含六種互動的模組, 每一種互動模組都是一個很有趣的體感遊戲. 這種裝置應該也可算是 exertion interface 的一種. exertion interface (體感介面?) 的特色, 就是使用者在使用中會有運動的愉悅感, 而使用後會有運動後的疲累感. 大部分製作體感介面的技術, 主要包含三個部分: 輸入端: 攝影機 (or webcam), 處理端: 電腦, 以及輸出端: 投影機. 攝影機主要是用來抓取使用者的動作或行為, 經過電腦演算之後, 將相對的影像結果以投影機投射在環境當中. 在國內元智大學資訊傳播所有做了許多這方面的研究 (這部分應該可請教 dAb).

有時候想想, 其實做互動最後在某個層面上經常還是得回到內容設計的問題, 例如關卡設計, 規則制定, 系統反應機制, 或事件回應機制等等. 雖然互動的重點剛開始未必在於創造內容, 而可能是在於如何不突兀地介入人的行為, 但是在人的行為介入一個互動系統的循環當中, 能夠提供什麼內容, 或許才更是重點. 所以, 或許在互動設計上,

1)
吸引使用者注意是一個層面,
2) 讓使用者能夠立即與系統互動是一個層面,
3) 讓使用者願意持續互動是另一個層面, 而
4) 讓使用者在互動過程能擁有良好經驗又是另一個層面.

透過不同層面的層層相疊並環環相扣, 最後以近乎無縫的流暢方式展現, …只是這樣的互動系統, 還不曉得評估起來會有什麼不一樣的效果就是了. :P


2005-11-09

[轉] 創新設計 顛覆市場規則

【中時電子報獨家披露-e天下封面故事】
創新設計 顛覆市場規則


創新,已是現今商戰中最重要的競爭要素。但創新如何展現?怎麼管理創新?與賓士並列高級車龍頭的BMW、歐洲第一大電子品牌飛利浦,以及現代工業設計教父IDEO,對創新有不同形式的詮釋。但設計,卻是它們展現創新的共通語言。(...more)


2005-11-07

[轉] 辦公室減壓設備 台灣大學生脫穎全球獲獎

(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六日電)淡江大學建築系五年級學生李柏毅以室內設計作品「辦公室減壓設備」,打敗參賽的世界兩百五十所大學學生,獲得「formZ聯合學習計劃」室內設計傑出獎,也是全球唯一獲獎的華裔學生,他已前往美國喬治亞州領獎,將與世界頂尖建築設計學生齊聚一堂,互相交流。(...more)

related links:
淡大李柏毅 奪國際設計獎


2005-11-05

與 dAb 在雲林的邂逅

話說昨天 (11/4) 是在雲科大舉辦的國際設計論壇 IDC (International Design Congress) 的最後一天. 先前因為知道 dAb 在這一天要發表, 剛好我恰巧人最近又都在雲科, 所以我們就約了這一天見面.

大約下午 1:00 的時候, 就到 dAb 發表的會議廳去幫他製造緊張, 順便幫他拍照. dAb 報告的是他做的一個跟影子互動的投影裝置, 風趣又生動, 博得後排一整區雲科學生美眉的青睞. 他報告完之後, 我們兩個人就和另一位 X 朋友 (不便透露身份), 開車到古坑喝咖啡. 一路上山突然發現, 古坑喝咖啡貓空喝茶那個氛圍上好像很相似. 一路上風景真的不錯 (可能待在房間太久了), 整個心情頓時放鬆了許多. 雖然之前常來雲科, 但因為沒有交通工具, 所以附近的景點是一個也沒去過. 一路開上山, 視野很遼闊, 只可惜天氣不是很好. 後來我們選了一家好像接近山頭的忘記店名叫啥的, 點了火鍋跟道地的咖啡, 開心地聊天和談八卦. 大約傍晚接近 5:00 的時候, 一行人就下山了.

以上, 簡短報告與 dAb 在雲林的邂逅. 雖然短短的相聚片刻, 但確實是段愉悅的經歷啊! 最近真的實在是太悶了.


[轉] 立體悲劇-SIGGRAPH觀眾票選第一名


由台科大工商業設計系副教授孫春望指導及編劇,並由碩一生全明遠導演,作品入選全球電腦動畫界最頂尖的「ACM SIGGRAPH」動畫展。「立體悲劇」描述一個有立體長相的美女,用具有3D動畫軟體功能的化妝工具,想讓自己變得更美麗,結果弄巧成拙,反而毀容,卻無意間啟發大畫家畢卡索完成立體主義名作「哭泣的女人」。(via dickypan)

相當有趣而細緻的動畫短片, 出自於台灣!

related links:
作品介紹網頁
影片下載 (.wmv) [66MB]


2005-11-01

[轉] 全球最大的數碼研究所

(據中廣新聞王長偉首爾報導) 南韓「三星電子」首次公開「數碼研究所」,這也是世界最大規模的研發大廈,四千多名研究人員開始入駐這建設費用就達四億美元的研究所。南韓「三星電子」經過兩年的設計、籌劃所興建的「數碼研究所」,僅建設費用就投入了四千六百億韓圜,約四億餘美元,除研發園區之外,在研發大廈中,「數碼研究所」是世界最大規模的研究所。

「三星電子」興建的「數碼研究所」的結構是,地下五層,地上三十六層,建築面積達六萬五千萬坪,比首爾汝矣島六十三層大樓,首爾江南星塔大廈更加寬敞。「三星電子」成立「數碼研究所」的理由是:將分散在多處的研發人員,集中到一個地區,提高集成效果,而在這棟大廈工作的「數碼多媒體」,所屬的研發人員就高達四千多人,其中大約有一千五百多人,擁有碩士和博士的學位。(...
more)